近日获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五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其中,《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人民法院火花人民法庭:“小物业大治理”守护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入选“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推动诉源治理”典型案例。
近年来,嘉陵区新楼盘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但随之而来的物业纠纷激增,成为影响人居和谐的重要因素,如何化解物业纠纷成为城区基层治理的一大难题。为了破解这道题,2019年,嘉陵区法院将物业纠纷归口城区法庭火花法庭管辖。该庭充分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小物业”开局,实现物业纠纷“大治理”,以司法服务保障现代化宜居新嘉陵建设。
多元解纷,一起助力城市“治未病”
“小区绿化杂草丛生,物业啥时候能管管嘛!”
近日,嘉陵区法院火花法庭法官走进白马湖小区,组织房管部门、街道社区以及代表委员、企业和业主代表,开展“物业大家谈”系列活动,切实化解纠纷难题。会上,业主们的各种物业问题有了一个合理的“宣泄口”,相关部门针对业主反映的问题积极出谋划策、协商解决。“感谢各位业主提出的各种问题,我们悉心接受并将严肃整改,力争为全体业主提供一个更加舒适舒心的居住环境。”参会的物业公司负责人在会上向业主真诚表态。
2019年,为深化诉源治理,火花法庭大兴调研之风,积极主动深入辖区“问题楼盘”、房企、物业公司开展走访调研,认真摸排问题,精确“把脉问诊”。在矛盾特别突出的小区,积极搭建与相关部门、企业的沟通交流平台,多元化解物业矛盾。今年以来,火花法庭已开展“物业大家谈”系列活动3场,参与业主近400人,收集问题意见120余条次。
物业联调,一揽子解决矛盾
2019年底,火花法庭在嘉陵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了物业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并协调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物业协会共同入驻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打造“三中心一协会”的物业纠纷联调平台,联合调处物业纠纷,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流域解纷”。
在物业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火花法庭设置了诉讼服务站、在线调解室和庭审直播点,并选派2名工作人员长期入驻。对调解不成的纠纷,在诉讼服务站就地立案,全部适用小额速裁审理,并通过在线立案、远程送达、要素式审判、表格式判决等提升审判质效,平均10天左右就能结案。
“去年,我们召开了‘小物业、大治理’新闻发布会,发布了物业审判白皮书和十大典型案例,组织物业公司开展服务提升培训会。今年,我们联合房管部门建立物业企业‘黑白名单’制度,让进入‘黑名单’的物业公司退出小区服务,倒逼物业公司规范服务。”火花法庭庭长李燕说。据悉,近三年,火花法庭依托物业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统筹物业纠纷的委派、委托调解,开展远程调解,共联合调处纠纷5000余起。物业案件从2019年的819件下降到2022年的650件,75%以上的案件通过调解或撤诉方式结案。
小事大治,一心为民办实事
针对物业企业违约、业主无理欠费等共性问题和焦点问题,火花法庭每月定期开展巡回审理,用“示范裁判”作为典型,敢于善于对不诚信的物业企业说“不”,用“小区开庭+庭审直播+庭后宣讲”的创新模式,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将绝大多数物业纠纷化解在诉前。
同时,火花法庭积极延伸司法职能,在街道和社区设立了5个法官工作站、25个法官联系点,依托“庭、站、点”三级服务体系,不断强化物业纠纷审理专业化定位,推行法官定期巡回、民调驻点值守、常态在线接待、就地化解纠纷,努力打造“家门口法官”“片区法官”等服务品牌。
“为了深入推进物业纠纷诉源治理,火花法庭与政法委、组织部、街道社区联动,积极指导开展居民自治,合力打造了3个党建引领的‘红色物业’‘红色小区’。同时,我们与街道社区规范业委会的成立,动员25个社区争创‘无讼社区’。目前,辖区355个小区,有70个实现物业纠纷‘零诉讼’,物业诉讼案件年均降幅超15%。”嘉陵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段辉介绍。
段辉表示,群众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城区的基层治理不但要“治已病”,更要“防未病”。火花法庭将始终坚持与时俱进、能动司法、开拓创新,深化物业纠纷的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持续推进“小物业大治理”纵深发展,以打造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为契机,努力营造更加文明和谐美好的居住环境,绘制社会主义现代化宜居新嘉陵的美丽新“枫”景。(王昕悦 龚亚莉 罗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