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大匠——刘顺涛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11-02 12:09:22编辑:刘婷婷
要高薪的安稳工作,还是从零开始的艰苦奋斗,这是10年前摆在刘顺涛面前的难题。
2011年,20岁出头的刘顺涛获得全球知名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博士学位,也拿到多家公司的offer。一天,他在实验室浏览新闻,看到一张某型验证机的首飞照片,偷拍的角度,模糊的像素,丝毫不影响这历史性时刻的神圣。
那一刻起,为祖国航空事业而奋斗的种子就埋在了刘顺涛心底。博士毕业后,他放弃高薪待遇,加入成飞公司,成为制造工程部主管工艺师,肩负起公司数字化装配能力建设实施的重任。
现代飞机装配有缩短周期、降低成本、保障质量的多维度综合需求,在原有的生产模式下,高度依赖工人的技能和经验,手工操作多,劳动强度大,质量稳定性差,一直是装配领域的三大难题,严重影响了飞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刘顺涛主管的数字化装配工作,正是直面了这三座“大山”。
在系统建设初期,由于经验不足,建模与仿真精确度都较差。刘顺涛亲自上阵,带着工具来到厂房,实地测量,精确到毫厘,经过一轮轮对数模、工艺流程、规划布局的反复调整,他带着团队把工艺布局仿真做到了极致。
刘顺涛:“我们要做最先进的战机,必须要有与之匹配的最先进的制造工艺。”
在飞机研制阶段,为了提高效率,刘顺涛带着团队加班加点,组织技术团队制定策略方法,开发缝隙模型处理工具,前往设计单位协调设计标准,前后调试上百次。短短半个月,新工具投入使用,几十GB的全机缝隙数模开始高速运转。
刘顺涛:“智能化装配工艺设计是实现飞机装配转型升级的关键,只有先实现了这个小目标,我们才能实现智能制造的‘终极目标’。”
 车间工艺员的工作之一是编制各类工艺文件,在编制装配大纲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重复操作,效率低下。
刘顺涛:“我们要实现飞机的智能化的工艺设计,就需要这样一种简单、高效、标准化的装配大纲的编制工具。”
 为提高装配大纲编制效率,刘顺涛带领团队细致梳理装配大纲编制的每个步骤,多方面多维度讨论优化方式,将浩如烟海的工序参数、文档资料录入后台,实现自动化提取,编制一致性达到100%。
这十年,刘顺涛从海外归国投身航空事业的热血青年,逐步成长为各项重大研究工作的参与者、技术创新工作的负责人,开拓者的勇气、变革者的思维、驱动者的言行,他一样都不少。
同样的十年,中国航空事业走过了从“望尘莫及”到“望其项背”,再到与世界一流企业同台竞技的艰难历程。建党百年之际,中国正向航空强国的目标迈进,千千万万航空人将以更足的奋斗精神、更猛的拼搏劲头、更强的实干勇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