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调查 | 面对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新规,成都学科类校外培训现状如何?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10-18 17:46:37 编辑:刘玉琴_实习 点击:
自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至今已有2年时间,两年间教培行业全面洗牌……
今年7月,教育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于10月15日起正式实施,再次明确有关义务教育阶段组织违法开展校外培训的处罚办法。
《办法》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变相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情节严重的,最高可以对自然人处3万元以上、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10万元以上的罚款;没收10万元以上违法所得……
面对教育部等国家部委不断加码的监管“重拳”,成都目前学科类校外培训现状如何?本篇文章带大家一探究竟。

一、调查:变相违规学科类校外培训现象仍然存在
在成都从事家教工作的小关(化名)是一位985高校毕业生,从2022年大学四年级备战考研时开始从事家教工作,如今他的课时费在100元/小时左右,他表示,对于大学在读或刚毕业且暂无正式工作的学生来说,家教工作仍然是一份不错的工作,时间灵活且收入较高,勤奋一些的家教老师能轻松做到月薪上万元。
通过与他沟通,发现在“水面之下”,家教工作并不是纯粹的家长-老师“一对一”雇佣关系。教师、学生、家长、中介、机构、平台、网站都参与其中,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产业链仍然存在,并且主要分为四种模式。
兴趣班模式:
在严格的“双减”政策下,针对义务教育或高中阶段的学科类培训并没有从市场上的“兴趣班”中消失。打着象棋培训、艺术培训等课余爱好的名义“挂羊头卖狗肉”是最常见的操作。
“我最开始就是在这些培训机构上班,每次上课教室里都会准备好象棋,如果有外人来询问就会把象棋摆出来装装样子。”小关表示,在培训机构里上班,不能自己安排课程,发的工资也比较低。
通过简单的网络搜索不难发现,教育培训公司仍在公开招聘学科类教师。在招聘平台上输入“家教”关键词,还有不少职位于近期发布。

补课中介模式:
能力较强的老师在积累了一定的家长资源后往往会选择自己单干。但凭借个人能力在家长之间传播度是有限的,家教中介便应运而生。
补课中介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家长群和教师群,小关透露道,中介会根据教师的学历背景和教学经验向家长群里的家长推荐能教授相关课程的家庭教师。同时老师向中介报价,单节课程费用从几十至上百元不等,中介费约为本次成交课程费用的五分之一,全部由教师承担。
一旦达成成交,中介就会退出,课程内容、时间安排完全交由老师和学生家长自己沟通。即使是这样的一手交易,中介也不担心教师全都绕过自己与家长续约,因为他手里在为孩子寻求补课的家长资源实在是太多了。

网站接单模式:
通过网络平台接单的老师像一个“快递员”。
在互联网的某家教网站的首页上,高等数学、雅思、托福、钢琴、计算机、职业资格考试等培训项目看上去并不出奇,都是些学科领域以外的技能培训内容。但在登陆注册的教师端,却又有所不同。

在这些网络平台上,家长不仅有全国各大城市的教师可供选择,教师的接单也实现了完全的系统化。教师在后台上传自己的身份及任教信息后,通过网络接单,完成线上教学。

在校教师小班模式:
在校教师校外参与补课与以上的“一对一”家教不同,选择小班教学往往要涉及场地问题。老师既可以自己找场所,也可以在中介接单,使用中介提供的场所。
对于教师来说,小班教学的好处就是只需要备一次课就能完成一整天多个班级的培训工作,收入自然又会更高一筹。有在校学生的补课需求作保障,家长们提供掩护,这种情况并不罕见。

二、声音: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被落后”,很多家长也很无奈
需求决定供给,对学生和学生家长来说,提升在校成绩,在考试中考出更高的分数仍是绝对的刚需。家长们表示,教培市场上需求没变,供给却在不断减少。在以考试分数为本位筛选人才的大前提下,补课现象很难完全消失。
“其实我内心是支持国家的‘双减’政策的,取消校外学科类培训后,小区里玩耍的孩子明显多了起来,这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享受与朋友们的快乐青春。”孩子正在上初中的家长张先生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但孩子考高分的压力并没有消失,班上同学都在补课,不补课反而成了异类,应孩子的要求为他报了补习班。”
这位“佛系”家长的观点似乎只是少数派,其他家长很快表达了不同看法。
“勤能补拙。”一位常年陪孩子周末流连各大补习班的全职妈妈李女士表示,“孩子的工作就是好好学习,趁年轻能多学一点是一点。通过补习让孩子提前学,之后才能在学校内学得会、学得轻松、拿好成绩。一处领先处处领先,快人一步就能多一些人生机会。”
据多位学生家长反映,《办法》实施后,开补课班的老师们都已经暂停了授课,他们担心,“面对高风险,未来参与校外培训的费用可能还会继续增长。”
三、提醒:“双减”政策仍在加码,广大家长不要盲目跟风报班
其实除了费用增长的风险外,随着《办法》正式实施,参与校外培训需面对的其他风险同样越来越高。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教师水平更加无法保障。据小关透露,与他同在一个群里的教师就有从大专、本科、名校甚至在职教师多种身份。其中多数人并不具备教师从业资格。教师通过抢单或中介推荐找工作,家长也只能依靠出价来判断教师的教学能力。
其次,教师的真实身份无法保证。比如小关就从未与推荐自己的中介见过面,如果按排到线下家中补习,就直接关系学生及家庭的财产及人身安全。中介方面也不完全是个人运营。据小关透露,每次转款中介费都是通过二维码扫描转账到某家公司账户,至于公司是否拥有资质一概不知。网络上,中介、机构等卷款跑路的消息也时有发生。
面对行业乱象,今年7月,四川省教育厅等十二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中明确要求到2024年6月底前,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长效机制得到健全,治理工作态势持续向好,隐形变异违规培训得以全面清除,有力确保“双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据悉,今年以来,四川省已经安排部署多次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违规培训整治,通过“日查+夜查”“联检+抽检”等形式,累计出动1.03万人次,排查机构7152个,查处隐形变异培训179起,通过省级官方平台通报51例。
成都市早在2021年就发布过《成都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指导标准》,并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采用“四不两直”措施明察暗访,对培训机构展开社会监督;强化义务教育阶段校内课后服务,全面推行“托管+拓展”“5+2”课后服务模式,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关注学生健康,满足学生的兴趣特长。
业内人士也表示,正如教育部所提醒的,广大家长应调整好教育观念,理性看待、慎重选择校外培训,不盲目跟风报班,并注重防范预付费相关消费风险,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其实比起关注孩子成绩更应该关心的是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张夏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