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南科技学院:着力构建“五化”体系 推动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4-22 10:20:44 编辑:徐扬 点击: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将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构建“五化”就业工作体系为抓手,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推动就业创业工作提质增效,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全员化”工作机制
“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没有好的就业就没有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严峻形势和巨大的挑战,要着眼全局,服务大局,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精准施策,拓宽渠道,压实责任,加强管理服务,实现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稳步提升,保障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完成。”学院党委书记范伟在学院2022年高质量就业工作推进会上强调。 
科技学院召开2022年高质量就业工作推进会现场
为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学院印发 《书记院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成立科技学院访企拓岗工作领导小组,院领导带队走访联系用人单位,不断深化校地人才战略合作,确保访企拓岗工作有序开展。
科技学院副院长张文赴百鸟河数字小镇双创园走访联系用人单位
“招生就业办与各教学部建立‘一对多’‘点对点’工作联络制度,积极引导专职教师、毕业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并建立就业进展定期通报制度,定期通报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不断探索完善就业情况评价指标体系。”学院党委副书记左章权介绍到,学院将坚持院内师资与社会专业力量相结合,定期开展就业工作人员培训,不断提升专业化素质和指导服务水平。
畅通就业渠道,构建“多元化”招聘市场
“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贵阳市人才交流中心、黔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科技学院招生就业办主任蒋雪介绍到,为抓牢校园招聘主渠道,学院每年举办春季校园招聘会和秋季校园招聘会两个大型综合性就业双选招聘活动以及多场线上招聘活动,积极对接就业服务平台、用人单位、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优秀校友等,多渠道汇聚就业资源,广泛了解企业用人需求,分行业、分类别对接毕业生多元就业需求,搭建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桥梁”。
科技学院专场招聘会现场
此外,为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包”,学院还印发《关于办理2022年毕业生下基层就业(服务)服务期满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的通知》,鼓励支持毕业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应征入伍”“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就业项目;组织开展“校园招聘月”系列活动,通过教育部“24365校园招聘服务”等平台,大力拓展网络就业空间,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网上宣讲及远程面试服务,服务毕业生实现优质就业。
聚焦重点群体,加强“精准化”就业帮扶
为不断完善帮扶机制,科技学院毕业班辅导员通过QQ、微信、电话等多种途径对全院毕业生进行一对一联系,对于考研、考公、求职中等多种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并分类建立就业档案和帮扶台账。针对就业困难毕业生,按照“一人一案”“一生一策”,实行“经济上帮扶、信息上关注、心理上疏导”三位一体扶持措施,并帮助进行模拟面试辅导,精准推荐匹配岗位。
除此之外,学院还开展“就业帮扶专项行动”,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邀请职场导师为毕业生做职业指导;面向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搭建离校服务云平台,持续提供就业信息及指导服务,推动实现离校不离线、服务不间断。
科技学院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现场
“之前有通过校外的招聘平台将简历投递到其他公司,但都因为简历质量不太好而被拒绝。”新闻182班的何丽丹很感谢学校为应届毕业生提供的简历指导服务,让毕业生们能更充分地去准备简历,从而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强化就业育人,打造“多样化”指导体系
定期开展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为及时调整促就业工作措施,优化工作流程、改进服务水平,发挥职能部门、各教学部就业育人合力,学院把就业课程教学与企业参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实践活动相结合,将实习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打造全方位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服务课程体系并与用人单位联合开展供需对接项目,进一步促进产教融合,努力培养更多实用性、复合型人才。
“先就业,再择业。”学院举办的形势政策讲座、主题班会等活动改变了视觉传达181班邹婷的就业观。
引导基层就业,做好“全程化”关怀支持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学院的宣传动员、精准指导下,新闻182班的潘小军积极报名参加了西部计划考试,并立志要在基层建功立业,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科技学院积极弘扬“扎根西部、贡献基层”主旋律,邀请校友分享基层工作的经历和体会,大力宣传优秀校友典型,进一步激发毕业生扎根一线、服务人民的热情。
除此之外,科技学院还加强实践引导,与多地单位、部门合作,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开展“知行合一·事上磨练”院训主题的寒、暑期实习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从校园到基层岗位工作的适应能力,并关注学生“职后”成长,着力构建长效化就业帮扶机制。(张耀赠 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