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针线的刺绣,不经编织的彩锦。”人们曾这样赞叹扎染技艺之美。扎染,是我国民间印染艺术中的瑰宝,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以其独特的美感形式与装饰趣味点缀、丰富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绵阳市安州区界牌镇初级中学积极将传统文化的教育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当中,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由于扎染用折、压、揉、缝、剪、拆等制作方法,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不但锻炼了手部的力量,还提高了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充实了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我和发挥想象的空间。通过对扎染艺术的学习,教育孩子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并鼓励孩子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积极探索。
巧手扎锦绣,靛蓝染春秋
为了满足学生参与扎染手工艺实践需求,该校在教学楼专设了一间教室作为扎染工作坊——锦印扎染坊。由指导教师罗艳负责对学生和老师进行折、压、揉、缝、剪、拆等各个环节的指导和培训,利用日常课余时间为学校老师和学生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形成了中心效应。安州区素质教育工作坊参展、学校艺术节展示所需作品、师生小饰品配件加工等都在这里完成。
罗艳表示:“单一的美术课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他们需要的是动手的机会,实践的能力。而扎染工艺程序复杂,不论是折、压、揉,还是缝、剪、拆等环节,都能让学生充分的参与。一旦亲手制作出来了自己的作品,学生的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语言可以形容的。扎染其实就是另一种美术的体现,更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更能推进素质教育。”
据界牌镇初级中学德育处主任刘丽娟介绍:每到下课时间都会有一些学生到扎染工作坊来溜达一圈,看看他们的作品,没有完工的抓紧时间缝几针、剪几剪刀、揉一揉……特别是扎好已经浸染的同学,快要成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通过参与学校扎染工艺制作活动,既让同学们学到了知识和技能,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育品学兼优学子,铸德才双馨人生
让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动手,去尝试,通过开展活动,使学生能够拓展和加深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初步认识和体验,亲近具有浓厚民间气息的扎染,扎染艺术带来的神秘及其历史与文化。在课程实施中重视体验性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的设计与开发。了解扎染艺术的基础知识,拓宽与“染”相关的学科知识领域的探究活动,提高“染”的基本制作技能,形成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认知能力、制作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这一系列目标蕴涵在整个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从每一节课程、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拓展多元文化,增加视野,体验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基于这种想法,带领学生开展学习扎染活动。开展了以“染”为核心的校本课程、探究活动等一系列教育实践,以具有民族特色的扎染教学研究为突破口,最终要落实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上,满足于学生的求知需要与个性发展。(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