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 成都这位一年级的小学生要出书啦!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4-07 10:04:02 编辑:刘默然 点击:
近日,一位6岁小女孩在成都家长的朋友圈“刷屏了”,她的原创绘本《朵朵家的书》即将出版。苏新然是成都新川外国语学校小学部一年级学生,“朵朵”是苏新然的小名,《朵朵家的书》围绕着她的家庭成员展开。在书中,她介绍了自己的亲人们的特征,以“绘画+文字”的形式,绘出了一家人的故事。
书籍封面
选修课上,她创作出了一本书
“妈妈最大的爱好就是购物,商场就是妈妈的‘战场’”“爸爸在我心中就是四川的贝克汉姆……有时候,我真担心爸爸会不会像淘气的小男孩一样,踢坏别人家的窗户……”
6岁女孩苏新然
原来,这本书诞生于新川外国语学校开设的特色选修课之一的绘本课。2020年第二届四川省少年儿童绘本创意活动上,新川外国语学校的老师们便组织孩子们把在课上绘制的作品拿去参赛。没想到,苏新然的《朵朵家的书》一举获得了一等奖,二年级4班的《我喜欢我自己》、二年级1班的《当我晚上睡不着》、一年级1班的《勇气》和集体作品《探秘宇宙》也获得了二等奖。
新川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德育主任王丹介绍说:“《朵朵家的书》的出版工作,正在紧张的筹备中,相信不久后,就能在书店里看到图书作品了。”优异的成绩背后,是老师们的教育巧思,和孩子们“释放天性”后的自由创作。
勇气就是不想读书还是要读
课程结束后,张妍老师将孩子们的作品进行整合、排版、印刷,这才有了《朵朵家的书》和《勇气》等作品。分享下孩子们眼中的《勇气》。“勇气是一年级就住校、是放学后一个人回家、是上课不吃糖,下课再吃、是不想读书,还是要读、是你一个人在学校里生活、是不会做的题测一测……”一册小小的绘本,容纳了孩子们风格各异、天马行空的想法。简单的表达,还原孩子们最本真、最纯粹的思考。
绘本课让每个孩子都有“艺术表达的权利”
在小学开设绘本课,小学里几乎找不到。新川外国语学校小学部为什么要独创蹊径,开设绘本课?因为绘本是“多元智能”的——它既不是一本普通画集,也不是一本单纯的阅读读物。新川外国语学校美术老师兼绘本课老师张妍介绍:“绘本的核心是图画,并由简单的文字进行逻辑和情节上的串联。它具备‘图画语言’功能,其故事性、趣味性以及延展性,能使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同时体验到视觉的享受、心灵的旅行和精神的洗礼。
美术老师张妍曾在知名的蒲蒲兰绘本馆研修班进行学习,她想把自己所学的东西带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善于发现、大胆创新。她对学生作品的期待是既要有“逻辑范围内天马行空的想象”,也要具备“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同时展现出“学生个体的独特性”。
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张妍制定了一套周密的方案。首先进行的是绘本作文课。张妍先根据经典绘本给孩子们制定一个主题,让他们在绘本中找到一些关键词,再从文字出发探索图画中的奥秘,同时针对性地教授孩子们一些基本绘画技巧。课程的核心之一是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孩子们尽可能自由地表达对创作主题的看法。最后,小组成员们依据讨论结果进行“分镜”绘画,最后在“分镜”的基础上进行定稿绘画。
那是不是只有画画有天赋的小朋友才有机会在绘本中“一展风采”呢?——不是!张妍介绍,除了苏新然的《朵朵家的书》,其他的4本绘本,都是每个班级所有孩子共同创作完成。张妍说:“重要的不是教会他们什么绘画技巧,而是培养他们的兴趣,让每一个小朋友都有艺术表达的权利。”
新川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校长陈命根介绍,包含绘本课在内,小学部一、二年级共开设了52门选修课,涵盖了体育运动、文化艺术、科学素养、文艺舞蹈和生活治理五大方面。每个小朋友都可以任选2门选修课,分别在周一和周三下午的课后进行。
纵然开设课程多,教育中的“实操”困难更多。问题来了——孩子太小,针对没有明确发现自己兴趣的小朋友,怎么办?陈命根表示:“作为老师,在选课上首先是遵从孩子自己的意愿;其次是要发现孩子的潜在兴趣;如果实在没有发现,就要一步一步地培养孩子的兴趣。”(陶柔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