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成都市田家炳中学高2019级组织了一次劳动教育及春季研学活动。
当天上午,同学们乘坐大巴车,前往蒲江成佳茶乡。因为春雨还未停歇,同学们便跟着茶园的老师傅来到了炒茶坊,进入眼帘的便是一口口带着茶香韵味的大锅,炒茶的师傅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了茶叶制作工序:晒青、晾青、杀青、揉捻和烘焙,并向大家展示了如何炒茶。
老师傅将茶叶投入锅中翻炒,均匀向空中抛撒,使茶叶均匀分布在茶锅。老师傅一边操作着,一边为同学们讲解,“当茶叶完全受热后,开始杀青”,老师傅将两手做抱球动作,并来回均匀运动,将茶锅内的茶叶裹成圆形状反复揉搓,“这一步叫狮子滚绣球”;老师傅将揉搓好的茶球再次散入锅中,用手快速的翻动着,直至将茶叶炒好;当茶叶色香味完成后,便用棕扫帚将烘干成型的茶叶快速扫出,倒入晾晒工具,这时的茶叶便可以拿去晒了。明白了如何炒茶后,大家便有板有眼的模仿着老师傅的手法有条不紊地动起手来。
中国是礼仪之邦,茶道中也蕴含了许多的“待客之礼”,这其中的渊源,茶艺师向同学们娓娓道来。“茶道,品赏茶的美感之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一张桌子,一把茶壶,一副茶盘,置放着茶盅、品茗杯、闻香杯等茶具。煮水、赏茶、温杯、品茗……浓浓的茶香弥散开来。同学们在茶艺师的指导下,举手投足之间彰显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儒雅气息。
在同学们期待已久的野炊活动中,同学们个个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在教官、老师的指引下,捡柴、搭灶、生火、洗菜、炒菜,烟熏得一个个眼泪直淌,但脸上依旧笑容荡漾;男同学们发挥“绅士”风度,积极主动地承担比较繁重的任务;女同学们洗菜、择菜,各自忙得不亦乐乎。
经过1个多小时的努力,饺子、火锅、各种炒菜等等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陆续出炉,各类美食应有尽有。在享受生活乐趣的同时,同学们更是体验了劳动的不易。
茶艺表演是一门集音乐、舞蹈、人文精神于一体的茶叶冲泡艺术。茶艺师所展现的才华,使茶文化能够得到广泛传播。茶艺表演师一次次跳起、下腰、踢腿,将茶与艺融合得恰到好处,一文一武,一静一动,在动态的过程中展示着茶之道。同学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纷纷上前尝试。
雨后,茶树散发出的淡淡清香伴着青草泥土的芬芳,同学已然置身于一片片绿油油的茶园之中。
“两边嫩叶中间夹着一片细小的茶蕊,那才是合格的茶叶……”同学们前往茶山之前,茶园师傅为他们详细地讲解着采茶的技巧。他们头戴一顶竹篾编织的笠帽,肩挎一个朴素的竹搂,各个化身为“采茶人”,细心地采摘起来。
同学们穿梭于茶丛中,按照“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采摘茶叶,随着两手轻掐细挑,一片片清新翠绿的嫩芽于指尖翻飞,同学们精心挑选着,俨然一个个“采茶郎”。
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出慢工出细活的精致,感受着自给自足的劳动价值,品味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开阔了学生眼界,也促进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了学生自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激发了创新意识和吃苦耐劳、敢于探索的精神。(卜馨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