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天府茶韵 对话古代先贤——成都新川外国语学校开展2021春季研学实践活动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3-29 14:20:54 编辑:刘默然 点击:
3月26日,成都新川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数百名学子在总校长陈麟和初中部校长陈旭的带领下,分为两路举行研学活动。采茶制茶、走进三苏祠,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到竹编城学习传统竹编手法,感受非遗民间技艺,真正体验了一把“行走,也是一种学习”的快乐。
茶乡研学
体验采茶制茶,方知劳动不易
清明节前采茶,是最好的时节。自己采茶、制茶、体验传统茶艺文化,是成都新川外国语老师给同学们提前精心策划好的研学内容。采茶的地点是蒲江县的“成佳茶乡”,大片茶场层层叠叠,绿油油的一片,苍翠欲滴,淡淡的清新气息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同学们拿上小竹篓,变成了采茶工。茶场师傅告诉他们:“采茶,要采的是一个芽头、一片叶子,不是把全部叶子都采下来。”同学们很快进入了角色,当起了小小采茶工。别看这些孩子长期生活在城市里,对农事毫无了解,但他们的学习能力极强,来回奔忙于茶树丛中,神情专注,在枝叶间寻找细嫩的芽头,小心翼翼地将精心挑选的片片嫩芽,轻轻一提,放入茶篓中,享受着采摘的乐趣。
一个小时的劳动,同学们虽然有点小累,但也收获不小,竹篓里装满了新鲜的嫩芽。一位女生说,我以前以为茶叶是长在树上的,现在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其实采茶挺辛苦的。
这一捧捧嫩嫩的绿叶,是怎样变成茶叶的呢?带着采摘的新鲜嫩芽,同学们来到了手工制茶场地。“采茶辛苦,炒茶更辛苦。”茶农师傅介绍,茶叶原料采回后,要经过高温杀青、手工搓茶,再经过二次高温杀青,最后才是炒茶。
戴上白手套,同学们围坐在炒茶铁锅边,动手制茶。如何杀青、摊凉、搓捻、烘干?怎样控制温度?怎样观察叶色的变化?孩子们感叹制茶的不易:“原来做茶叶这么辛苦啊,以后喝茶的时候,应该珍惜每一片茶叶。”
制作完手工茶后,同学们开始学习茶艺、品茶。茶艺师为同学们授课,怎样才能泡出一杯功夫茶?喝茶应该有什么样的礼仪?他们坐在古色古香的茶室里,认真听茶艺老师讲解泡茶和品茶的知识。同学们也开始动手体验泡茶、品茶,在滋滋茶香中懂茶、爱茶。“原来,一杯功夫茶的背后,还有这么多学问和讲究!回家我要给爸爸泡一杯功夫茶,让他慢慢享用。”
着古装行古礼 对话古代先贤
研学游,是一次很珍贵的生命体验
成都新川外国语学校总校长陈麟说,学校组织研学活动,是希望让同学们亲自体验、感受中国的传统茶文化、竹编非遗文化,了解古代先贤的传奇人生,特别是在三苏祠,同学们着宋装、诵古诗词、仰先贤、敬古礼,与“三苏父子”进行跨越历史的对话,把书本知识和现实结合起来,更加深对传统古诗词的理解。
陈麟校长认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也是一种学习,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孩子们在社会实践中,学会了协作、珍惜,老师也和孩子们一起互动,增进了师生感情,同学们相互包容、相互信任、相互尊重,了解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对他们是一次非常珍贵的生命体验。(荆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