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学道分校围绕“珍爱生命 健康生活”主题,以心理班会课赛课为载体开展教育活动。
活动中,班主任们结合学生心理特点,通过预设场景、角色扮演、集体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观,感受生活的美好,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增强学生实现梦想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推动了学校五育融合工作的开展。班会课赛课中既有年轻教师带来的创新型课堂,也有骨干教师带来的名师示范课。
课上,教师白承霞通过画鼻子游戏让学生感悟目标的重要性,生动具体的场景引发学生共鸣、共情。白承霞的循循善诱让学生们敞开了心扉,让大家看到了师生间真情的流露。通过课堂,学生制定目标更有操作性,追求梦想更加理性,学生们从“心”出发,必将到达理想的彼岸。
教师陈航首先让学生同画方圆,感悟专注力的重要性;再用名家名言感悟、班情调查、情景剧等形式来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引发共鸣,为学生落实行动做好铺垫。
教师许亮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受“1分钟有多久”,出其不意,巧妙又直接地再现学生学习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他用自身经历、榜样示范、名人故事、探讨视频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许亮发挥自身特长,用数学思维设置时间四象限,让学生们学会高效利用碎片时间。
教师王育欣用动画视频“洗袜子”再现拖延陋习,让学生们在其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从侧面来观察并反思自己的“拖延时刻”。她引导学生用自己实际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表现来分析原因,巧妙地帮助学生改变自己,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学生们学会了拒绝拖延。
教师邓琳围绕“情绪管理”这一话题开展,从认知“情绪”,到正视“情绪”,再到掌控“情绪”,条理清晰,环环相扣。交流过程中,邓琳借助网红视频、“踢猫”实验探究、魔法“树洞”等形式,用心倾听学生们心灵深处的声音,引导学生们观察生活,联系实际,同理共情,觅到释放情绪的正确路径。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邓琳的一次追问:“一些同学采取消极的方法发泄负面情绪,我们有不理解,但是这其中有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呢?”同学回答:“有,懂得释放情绪是值得肯定的。”辩证的思维正印证了这堂课的初衷:正视情绪,阳光向上。
教师刘成伟针对班级实际问题,直言敏感话题,流言始于道听途说,止于毅然决绝,懂得对流言说不,不仅是智慧引领,更是救人于“水火”。刘成伟说:“搞体育的人,就是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体育老师一样能当好班主任。”课堂上,刘成伟习惯走到学生身边,略微躬身,面带微笑,以赞许的眼光迎向答问的学生。
教师许冬梅以谜语导入,设计游戏让学生感受一分钟的宝贵,联系实际,科学规划和管理自己的时间。整堂课主题明确,贴近学生生活,许冬梅从学生在早读之前、预备铃响起时、自习课时等浪费时间的现象出发,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管理学习时间 ,进而延伸到学会规划生活中的时间。
教师吴胜男化用“管鲍之交”的典故;学生进行篮球风波的情景剧表演,惟妙惟肖;午休时光的情境创设,换位思考讨论深入,取材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整节课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吴胜男完成了“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换位思考”价值观的引领,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学习延伸到生活,由一种“处事方式”上升到“人格修养”,由“个人”到“班级”再到”社会”。
每堂心理班会课结束,学校领导和各年级组教师都会及时评课,赞赏亮点、总结不足、取长补短、共同提升。
本次班会课既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反思自己的行为,又能激发学生内心更美好的情愫,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体会生命的丰盈。(陈荣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