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明年在成都召开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作为一名成都人如何当好东道主介绍好成都?12月,成师附小万科分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际文化节,六年级的同学们开展了——“走近蓉城博物馆”的项目制研究。学生们选定了具有代表性的杜甫草堂、武侯祠、金沙遗迹和三星堆博物馆开展研究活动。
科学规划研究要素,共学共研增长知识
每一所博物馆都在“我们的疑问、承载的梦想、逐梦的收获、未知的探寻”四大开放性的支架引领下,走进博物馆、带着问题上网找答案、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等方式,通过博物馆文物、历史故事、诗词等丰富的信息,在同学们脑海中搭建出成都历史文化的串珠图,形成了学生们头脑中的成都面貌。
自建研学实践团队,互助互学共同成长
相同兴趣爱好的伙伴邀约建组:绘画组、讲解组、命题组、后勤组、采访组……各班在一片兴奋中进行了异质分组。以研究金沙博物馆的班级为例,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各个展现出了自己的本领,有的学生走进博物馆,通过听讲解看文物了解历史;有的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找到了成都文化的发展缘由……小组的学生最后再一起创作出展示的小报、ppt、视频等。在活动中同学们互助互学共同成长。
成效亮点吸睛,爱国之情升华
通过本次“蓉城博物馆”系列的项目制活动,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还有效提高学生实际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深度合作和创新设计中,走近古蜀文化,了解诗意成都,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一项项成果展现出万科学子善学乐思的品质:富有童趣的博物馆项目游园活动小报、周末实地考察记录、成都历史闯关题、博物馆文化与文物的解说视频、运用“DEV-C++”或“海龟编辑器”编辑的现场竞答游戏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成果展示,更多的孩子对成都的文化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实现了对美好家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自己身在这样一个物质文化极丰富、人文底蕴浓厚的家园而感到自豪。(陈荣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