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成都十七中初中部举行新校园入驻仪式暨“最美校园伴我行”主题活动。标志着该校迈向新起点,开启新征程。
2019年5月,由锦江区政府投资约1360万元,启动成都十七中初中部改造工程,对教学楼、综合楼、食堂等加固,立面、防水、楼道、强弱电等改造,运动场地约3300平方米改造。成都十七中初中部旧貌换新颜,走上办学发展新的历程。
“一校两址、初高中分设”办学格局凸显办学实力
2013年7月,成都十七中初中部迁址锦江区红星路二段83号,高中部位于较场坝东街48号,形成“一校两址、初高中分设”的办学格局,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校现有38个教学班,学生1800余人,教职工160人,其中特级教师,国家、省、市优秀教师,省、市、区学科带头人等60余人。
2017年,学校迎来发展历史上的新高度:经成都市教育局批准,成都十七中进入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批次招生及管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学校一直致力于“自强不息,执着向上”常青藤文化培育,以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培植学生多元成功的精神力量,形成了“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的文化自觉,“常青藤文化”浸润下的十七中学子阳光、自信、自强、自立。
学校初中部自2003年起开展小型班教学实验,学生能分享到更多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得到老师更多细致入微的关爱。教师们积极投身“四自课堂”研究,通过“自信、自主、自省、自悦”的“四自学风”建设,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小型班学生的知识、能力等得到充分发展,学生成绩达到省重水平。同时,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高中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学校基于学情,众筹智慧,认真研究,实施助力学生多元成功的“六大提升行动”。中考成绩各项指标逐年攀升,高考本科率稳定在95%左右。“低进高出、快速提升”的教育教学质量,引起广大家长、学生、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办学品质不断提升,“常青藤”学校特色文化日益彰显
近年来,成都十七中学校办学品质不断提升,“常青藤”学校特色文化日益彰显。学校坚持“用课堂成就教师,以课堂发展学校”的学科建设基本思路,积极培育“自信、自主、自省、自悦”的“四自”课堂;构建了“新六艺”(礼、艺、健、术、书、理)校本课程体系,组建了近四十个学生社团,近四十门课程,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多元成功的发展需求;以德育常规为抓手,以班主任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心,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构建“四自”德育体系;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和家访活动,构筑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有温度的教育共同体,有力地助推了学校的全面优质发展。
在近八十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了显著的办学业绩。先后获得了成都市校风示范学校、成都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成都市廉洁学校创建示范校、成都市家长示范学校、成都市“特色高中”项目学校、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教育部语文骨干教师国家级教师培训基地学校等多种荣誉称号。
2013年四川省体育局、四川省教育厅授予成都十七中“四川省传统项目示范学校”荣誉称号;学校的“常青藤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因射箭成绩突出,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批准学校为“全国射箭重点学校”;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级“射击射箭运动业余训练先进学校”。(陈荣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