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探究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途径,11月4日,绵阳市安州区河清镇小学支部开展了“送教暨城乡联合教研”活动。
英语研讨中,来自七一实小的青年教师唐鹏和河清小学支部年轻党员赵婷共同呈现了小学五年级《Unit5 PartA》的教学。唐鹏老师浅入深出,大容量、高强度、快节奏,带领农村学生在英语的王国里深度学习,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用的英语活动中学英语、用英语,整个课堂扎实、充实、丰实。年轻党员赵婷,充分发挥年轻的的激情与活力,带领让学生在一道道闯关游戏中,大胆说、高声语,激情燃烧的学习中感受快乐英语的魅力。
科学研讨则是“青老联袂”。七一实小的青年教师文雪羽和河清小学即将退休的老教师罗丽华共同呈现了四年级第二单元的《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罗丽华老师就地取材,就早餐中的“馒头”做“料”,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猜测、实验、探究、验证,并即将知识点改编成儿歌,让科学探究活动“有料、有序、有趣”,更在“掌控、唤醒、点燃”中展示了一名老教师推课堂游刃有余的“度和量”。文雪羽老师则充分体现年轻教师的创造性,在“用教材教”中更创造性“取舍、组装教材”,让教学内容、科学实验更有针对性、实效性;课堂中,文老师自制的四段微视频和现场实验探究的“双向探究”,让学生在互动、参与、体验科学的神秘与快乐中更感受信息技术带给课堂的直观与快捷。
“教而不研则惘”。为了确保参研的老师人人有思考、人人有梳理,课后研讨采取分学科、人人发言的方式进行。所有老师们踊跃发言,说出自己的所得、所思、所获,更就课堂的“点”或“面”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质疑,探寻更优的教学方法。安州教研室英语、科学教研员石永会、王淑云两位老师现场释疑,并就“如何从两堂课到英语、科学两个学科的教学”提出希望:凸显儿童立场,起点、落脚点和终点都必须是成就学生学科知识到能力到思维力、智慧力的形成,这是教学目标,更是学科教学情怀;达成这一目标的唯一方式是:遵循“课程标准”、尊重教材并创造性使用教材、正确使用教师用书,“深耕式备课与准备”,这是教师课堂游刃有余的功底,更是“推进学科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教师责任和担当。
最后,河清小学校长刘文菊做了总结。刘文菊首先感谢区教研室采用城乡联合、同课异构的新教研模式到河清,让农村教师享受到“培训提升就在家门口”的福利;她相信,“教无定法但必有法”,同课异构的是课堂方法,殊途同归的是成长课堂、成就学生、成熟教师;她希望与研学校继续思考中构建、创新中纵深推进联合内容与形式,打开校门办教育,这既是学校、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更是安州区教育城乡均衡、高质量发展的途径之一。
本次“送教暨联合教研”活动,秀水片区内五所学校分管教研领导和学科教师全程参加,更吸引了黄土小学、高川小学、雎水小学等四所学校的校长和学科老师的共同参与,让“教研促培训、联合共提升”更加落地、深耕。(张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