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加快探索具有新津区域特色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10月25日,成都市新津区教育局召开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推进会,全区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等共计40余人参会。
当天,与会嘉宾实地观摩新津区第三小学、新津区安西小学以及九莲乐学村,并在九莲乐学村举行了交流座谈会。新津区第三小学、黄渡小学、安西小学、实验高中、万和小学等5所学校校长作了主题交流发言。
新津区第三小学在校内建设“红领巾种植园”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整合区域劳动教育资源,构建人人参与的劳动教育体系。劳思耕乐园占地面积近2000平米,由新津区花桥街道、黄桷树社区新津区第三小学共建共享,学生全程参与劳思耕乐园建设、生产、维护,通过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能辛勤劳动并以此为荣。
新津区安西小学正在打造劳动实践基地——“开物苑”。学校花木扶疏,所有花草均是学生培育、管护。学校将对“开物苑”作“一室四园”的设计,既让学生动手实践,更丰富提升同学们对劳动的美感体验。
黄渡小学遵循不同学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分段制定劳动目标,教给劳动方法;依托学校“果蔬乐园”,由班级负责田间管理,让孩子动手劳动、享受收获喜悦,培养劳动情感。学校还因地制宜开发了特色校本课程——“快乐红薯节”,开设了泥塑等校本课程,制定了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管理制度。
实验高中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实践活动,除校内保洁外,还积极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文明劝导、校外实践将劳动教育落地抓实,同时将劳动教育纳入家庭教育指导,纳入课程体系建设,积极构建学生评价机制。
万和小学长期以来利用独特的校内外资源,充分发挥校园、家园、田园、社园四个场域的协同联动作用,实施劳动教育课程,践行“做学校小主人”的办学理念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加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新津区教育局坚持五育并举,将劳动教育纳入德育工作重要内容,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中小学积极组织开展校内劳动、社区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利用校内空地开辟劳动实践基地,加强劳动技能培养。部分学校将劳动教育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打造校内课程,如邓双学校的剪纸、新津一小的青花瓷手工制作、实验小学的扎染等。
今年六月,在新津区教育局倡导下,全区中小学大力开展以“小手牵大手 公园城市人人建”为主题的大德育活动,将劳动教育与“最美新津大家创 公园城市人人建 ”活动相结合,全区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到三园(校园、家园、公园)一院(庭院)绿化、美化、净化活动。
劳动教育是最好的生活教育,劳动教育是人生第一课。新津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中小学将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深入推进以劳立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实现全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创新发展。(诸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