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办学治校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给校长“松绑”、保护校长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日前,中共成都经开区党工委(龙泉驿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激励校长干事创业的十条措施》(以下简称《十条措施》),激励全系统干部教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优教龙泉.教育强区”再立新功。
作为成都“东进”的主战场,龙泉驿区正在成都城市格局的“千年之变”下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变革之下,教育如何服务成都市城市东进?
“兴区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出台《十条措施》,旨在激励全区校长(园长,以下统称校长)干事创业、治校育人,落实关于提高全系统干部教师岗位幸福感、事业成就感、社会荣誉感、职业获得感和工作安全感的要求,充分激发校长队伍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和充沛活力,确保区域教育在新时代有新气象、新作为。
校长强则师资强,师资强则学校强;学校强则少年强,少年强则中国强!《十条措施》是成都市龙泉驿区站在区域教育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上,培育和提升“未来校长”,服务“未来学校”建设。除了打造“未来校长”,该区创新落实“五育并举”,以实际行动助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0年5月12日,中共成都经开区党工委(龙泉驿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落实“五育并举”推动龙泉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6月16日,又审议通过了《龙泉驿区落实五育并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而在出台《方案》和《行动计划》之前,该区先后出台了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由此,形成了“五育并举”实施方案—行动计划—四大工程十大行动—60个重点项目的完备实施体系。同时,时间表和路线图得以明确:2023年,基本实现教育理念更新、设施设备配套、队伍结构优化、课程资源丰富、评价体系完善。2025年,健全区域“五育并举”全面育人支持体系。2035年,形成“五育并举”全面育人良好教育生态。
目前,一张区域教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正在徐徐打开,每一个龙泉教育人都将参与“五育并举”区域教育生态的构建。(诸泽海)
附:成都市龙泉驿区《关于激励校长干事创业的十条措施》
一、支持校长素能提升
提高校长队伍政治站位,坚持党建引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举办办学治校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不断优化校长专题培训的形式与内容;选派校长参加各类校长领导力提高培训,到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考察访问;完善龙泉教育后备人才梯队培养体系。
二、支持校长自主办学
落实校长负责制,充分尊重和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给学校减负、给校长松绑;支持学校“六个自主”;探索品牌学校集团化办学模式;支持学校特色发展、品牌创建;深入推进“两自一包”办学模式改革。
三、支持校长敢管善管
建立教育局与校长定期谈心谈话机制,关心关怀校长,帮助指导校长;建立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保护校长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建立完善澄清制度。对校长在干事创业中出现的工作失误,从保护干部的角度出发,通过严格界限、精准把握,客观公正对待。
四、支持校长卓越成长
围绕教育家办学目标,引进和培育一批全国知名的卓越校长和本土教育家;每两年评选一批在办学治校方面业绩突出的优秀校长;增设“教育管理创新人才”,鼓励校级干部大胆改革创新;完善卓越校长引进机制,为全国优秀校长到龙泉驿区发展搭建平台。
五、支持校长多岗锻炼
选拔年富力强、有培养潜力的校长(副校长)到省内外名校跟岗锻炼;安排成熟型校长(副校长)到外区县或民族地区领办学校;组织在同一岗位任职时间较长的校长(副校长)在区内轮岗交流。加大未来校长跨校任职安排力度;建立校长岗位竞聘机制。建立公开选拔优秀校级干部担任督学工作机制;探索返聘优秀退休校长担任新建学校、薄弱学校领导干部机制。
六、支持校长引领示范
在龙泉驿区建设5—10个名校长工作室,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人才在校长队伍建设中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以名校长带出名校长,提升校长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学校领导管理能力;名校长工作室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七、支持校长协同发展
常态举办“中小学校长论坛”、“未来校长沙龙”,围绕办学治校能力提升分享抓质量、带队伍、强管理方面的经验,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经验共享,提升管理眼界境界;支持校长多途径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支持集团内部和集团之间开展多形式的交流分享活动。支持校长抱团发展、打造品牌。
八、支持校长开放办学
支持校长受邀讲学、评审、访问,将在各级会议、论坛、沙龙发言等纳入目标考核;支持学校通过项目化方式引进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改革成果、优质人才资源等。支持学校与教育发达地区(国家)学校开展结对交流活动,与民族地区学校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与校外专业机构进行教育教学合作。
九、支持校长晋职晋级
把校长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的能力和业绩,作为校长绩效发放、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打通校长职称晋升通道,不断提升校长职称水平,支持校长参加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支持校长学历提升;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
十、支持校长优劳优酬
推动设立“学校治理奖”;将区特级校长、区首席教师(管理类)纳入项目管理;在“龙泉驿区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中设置“教育管理创新人才”奖励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