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为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增添了新的动力,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
巴山蜀水只有在绿色装点下才会更加美丽,如何让四川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围绕这一热点话题,本期“5人谈”邀请相关政府部门、国企负责人,畅谈他们的认识和行动。
省环保厅厅长 于会文
2017年,将把成都平原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列为全省环保“一号工程”。打好蓝天保卫战,就要紧紧围绕“一号工程”集中全力攻坚,尽最大努力让2017年全省蓝天数多于去年、持续雾霾天数少于去年、持续污染时长短于去年。
省林业厅厅长 尧斯丹
在大规模绿化全川中,注重打破城乡界限、行政区划限制,推动森林进城和公园下乡。根据规划,将在2020年前打造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四大森林城市群。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郭春英
将以“六大绿色行动”为载体,以“七大重点工程”为抓手,扎实抓好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力争到2020年,全省公共机构人均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水耗分别比2015年下降12%、10%、15%。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董事长 石玉东
大胆探索“川电走出去”战略,依托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向南向西通过云南、贵州、西藏将电网向国外延伸,探索与周边国家乃至南亚、中亚等更大范围实现电网互联、电力互供,架起四川清洁能源外送的“电力丝路”。
攀枝花市米易县委书记 王飚
米易县是攀枝花的“迎宾厅”和“后花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才能擦亮“阳光、激情、活力、生态”名片。以“绿”促“富”让米易尝到甜头,2016年全县林业总产值达14亿元。
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
以环境质量的切实改善
助推绿色发展
□本报记者 殷鹏
巴山蜀水只有在绿色装点下才会更加美丽。未来,四川将如何确保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7月5日,记者对话省环保厅厅长于会文,请他谈谈如何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切实改善我省环境质量。
记者:作为环保工作主线,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将如何着手?
于会文:2017年,我们将成都平原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列为全省环保“一号工程”。打好蓝天保卫战,就要紧紧围绕“一号工程”,集中全力攻坚,尽最大努力让2017年全省蓝天数多于去年、持续雾霾天数少于去年、持续污染时长短于去年,特别是成都空气质量要有明显改善,在已有5个地级城市空气质量全面达标的基础上,再增加2个达标城市。
打好碧水保卫战,要从污染最重的沱江、岷江流域入手,集中力量啃硬骨头、打歼灭战,重点行业企业清洁化改造和达标行动也很关键,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实现水质断面达标率高于去年,劣五类水体比率低于去年,确保成都市及3至5个条件较好市(州)主城区年底前全部消除黑臭水体,全省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打好净土保卫战,要紧紧围绕“摸清底数”“分类管控”“治理修复”三大重点,尽最大努力保持土壤环境总体稳定,为人民群众吃上干净放心的食品提供“环境保障”。
记者:打好“三大战役”,应关注哪些重点区域?
于会文:大气的重点区域就是成都平原,从监测、监察到执法都要全方位加强,用天保月,用月保年,实现每天环境质量都在严格监控之下,从而顺利完成年度目标。
具体来说,将进一步强化成都及周边、川南、川东北三大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特别是要做好成都平原地区8市的联防联控联治。水的重点区域是沱江和岷江两条流域,以及成都市主城区内的黑臭水体。
记者:要实现环境质量切实改善,接下来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于会文:着眼长远,要坚持用环保准入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创新扶持光能利用、生物降解、电动汽车等一批环保产业和产品;加快建设生态监测网络;科学建立考核指标体系。
当然,还要深入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倡导少开一天车、少产生一点垃圾、多节约一滴水、多一天绿色出行。同时,加快建立健全有奖举报制度,鼓励公众通过12369热线举报身边环境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