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多领域开花结果 人工智能产业抢抓发展“新”机遇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4-05-07 10:49:06 编辑:杨钞淋 点击:
新一轮科技浪潮的推动下,人工智能产业正以蓬勃之姿飞速发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近年来,成都集聚了一批人工智能企业、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形成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全产业链覆盖的发展格局。而成都高新区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核心区,区域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动能澎湃。目前,该区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智慧文娱、智慧教育、办公产品、工业智检等多个领域开花结果。
赋能千行百业 企业积极拥抱AI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企业采用率已达15%,市场规模约为14.4万亿元。专家预测,2035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望为全球贡献近90万亿元的经济价值,其中我国将突破30万亿元。

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成都高新区企业也积极拥抱着AI。“目前,我们的AI音乐教育平台能够提供AI作词、AI作曲、AI演唱、AI评测等功能。对于师生来说,这能实现不同场景下的交互式教学,帮助学生降低音乐编创的门槛。同时,可视化的动态编创流程还能够提升他们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创作能力。”成都潜在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行者AI”)的工作人员张永佳一边演示一边介绍道。
她表示,“运用‘AI诗词作曲’这一功能,学生可以通过绘制‘旋律线条’的方式,让AI根据线条走向,完成对一整首诗歌的旋律创作。在这段由AI生成的伴奏、前奏中,还会融入各种中国乐器、西洋乐器,并最终被AI歌手演唱出来。”截至目前,该平台已被成都七中育才水井坊校区、成都石室天府中学附属小学、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华兴分校等数十所中小学校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
人工智能是数字技术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除了应用在文娱、教育等行业以外,当它同办公领域联系在一起,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内容梳理、视觉呈现、时间限制……或许是很多人在设计与制作“PPT”时所经历过的“痛难点”。“基于很多企业、个人对PPT设计与制作的极大需求,我们在2017年4月正式发布‘iSlide’这个插件,帮助用户解决图形绘制、排版布局、色彩搭配等问题,提升办公效率。”成都艾斯莱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浩介绍称。
据了解,如今,借助于“iSlide”的AI生成PPT功能,只需要输入标题,就能快速生成一个完整的PPT文件。同时,对于用户想要生成个性化模板的需求,“iSlide AI”能够提供生成单页、一键换肤、替换单页等一系列功能,快速实现PPT内容生成与设计,帮助用户节省时间和精力。

和大多数侧重于AI大模型研发、应用的企业不同,作为一家聚焦AIoT(智能物联网)领域的人工智能平台和产品服务商,成都阿加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加犀”)长期致力于AI核心技术持续创新,独创融合架构操作系统满足各类应用场景需求,并在行业内首创AI优化和推理平台,提供开箱即用AI工具链让芯片算力发挥更简单。“我们能为全球客户提供可靠的高性能、高效率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大幅降低其硬件成本和开发、运维成本。”“阿加犀”品牌运营季睿说。
人工智能正为千行百业加速赋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在智能制造工业4.0时代,我们也希望智能制造能够渗透到中低端的制造业,将工业智能质检设备部署到传统制造业,通过这种解决方案降低企业设备的整体成本,运用算法平台帮助企业更加高效、全面地检测出产品瑕疵,让大家能在未来生活中获得更高质量的产品。”季睿直言道。
形成多层次企业集群 AI产业基础良好
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和通用技术,人工智能被认为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四川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活动时,对外宣布:“四川把人工智能列为今年省内的1号创新工程,超常规最大力度精准支持”,释放出四川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强烈信号。

数据、算力、算法被称为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三大基石”。多名业内人士曾指出,成都具备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条件。以电子科技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水平院校,为高端芯片、核心软件、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丰富的学科、人才支撑。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发电量高,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
来自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共有人工智能企业852家,产业规模达780.3亿元,增速26.7%,近3年年复合增长率达40%以上。同时,成都还是“东数西算”工程“八大枢纽节点”和“十大数据中心集群”城市之一,成都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入选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抢抓新一轮技术变革发展机遇,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现已迈入人工智能发展“三轮驱动”快车道,发展基础优势明显。数据显示,2023年,成都高新区人工智能关联产业规模达468亿元,占全市60%以上。
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成都高新区的人工智能产业呈现特色应用领域优势明显、科技创新策源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中西部领先等特点,目前基本形成多层次的人工智能企业集群,产业生态圈初步构建,在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等领域形成先发优势。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集聚80家人工智能规上企业、300余家生态企业,包括成都医云科技有限公司(MedGPT模型)、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明眸语言模型)、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悠然产业通用大模型)等明星企业,成都高新区大模型研发企业已培育行者AI数字文娱大模型等超40个垂类大模型,数量占全市比例超70%,涵盖医疗、文创、制造、金融、商务、办公等多个行业领域。
政策引领 给予企业每年最高1000万元补助
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精准助力。近年来,成都市先后印发《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方案》《成都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致力打造创新活跃、能级领先、生态完备、应用广泛的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今年3月,成都高新区印发《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数字经济产业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数字经济26条”),其中提到在人工智能领域,重点聚焦核心算法攻关和自研大模型产品等重点环节,着力解决基础大模型数量缺失、优质行业大模型缺乏、AI赋能千行百业不足等关键痛点。
“数字经济26条”指出,为鼓励人工智能企业加大研发,重点支持企业攻关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知识图谱、决策智能等领域关键技术,对上年度前述关键技术内部研发投入强度达20%以上且年度研发投入1500万元(含)以上的企业,按照企业年度研发投入的10%,给予单个企业每年最高1000万元的补助。
除了从政策层面给予“真金白银”外,成都高新区还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位于成都高新区的成都智算中心是全国首批9家建设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之一,已建成总算力300P的一期项目,能为各类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强大算力支撑。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22年5月上线以来,成都智算中心已经与167家合作伙伴签署算力服务意向协议,与58家科研机构和高校联合孵化多个科研创新模型;与100余家企业携手合作,在超大城市治理智能化、智能医疗、智能制造、智能金融、智能交通等场景形成有竞争力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200余个。”
不止如此,成都高新区全力做优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对外发布《成都高新区2024年打造数字营商环境示范工作方案》,创新提出“七个画像”精准服务。
精准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关切,增强企业“引进来、留得住、发展好”的信心。刘浩说,“成都高新区本地的政策支持、创业环境非常好,能让我们安心扎根在此。”这一点让“行者AI”相关负责人也深有同感,“成都高新区向我们提供了场地房租、融资等补贴支持,对我们企业的帮助非常大。”
根据《成都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提出的目标,到2025年,全市人工智能产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对此,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区将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继续提供最优质的要素保障及政策服务,推动大模型上下游产业集聚和蓬勃发展,打造开放、创新、活跃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杜灿 张嘉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