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广元路径”初步形成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4-06-07 14:59:37 编辑:赵春蓉 点击:
6月7日,广元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4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广元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相关情况。
会议指出,气候适应型城市是指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能够有效应对暴雨、雷电、强风、雾霾、高温、干旱、尘沙、霜冻、积雪、冰雹等恶劣气候,保障城市生命线系统正常运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生态安全相对可靠的城市。生态环境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气象局、国家疾控局于今年5月15日“全国低碳日”,正式公布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共39个地区上榜,广元亦在其列。
广元自2017年纳入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以来,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将适应气候变化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加强灾害监测、城市韧性、水资源和生态等领域的高质量建设、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初步形成了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广元路径”。广元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1345”发展战略,明确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典范城市。制定《应对气候变化年度工作方案》《广元市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明确行动目标和重点任务,分层次分阶段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全面建成区域自动气象站,研发“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工作平台”,气象灾害以及衍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数显著减少。成立市应急委及18个专项指挥部,建成市县乡三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点)113个,常态储备各类救灾物资10万余件。2023年实现连续15年地灾预案点零伤亡。顺应山水脉络,构建形成“一带两廊两区”市域城镇空间、“两环、七射”市域绿道体系和“三轴、六片”中心城区绿道空间结构。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13个、森林公园10个、国家级湿地公园2个,森林覆盖率达57.85%。对蜀道古柏实行离任交接,11616株古树名木得到有效保护。全面铺开城市海绵化改造,连片推进排水防涝、雨洪通道、雨污管网、海绵小区、海绵街区、新型绿化“六大工程”,广元城区防汛能力达到50年一遇洪水标准。
接下来,广元将以此次入围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深入贯彻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聚力打造川陕甘结合部具有巴山蜀水特质的气候适应型示范城市,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四川贡献更多广元力量。
会上,广元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就下一步广元深化建设试点将采取哪些行动、当前广元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情况、自然灾害应对能力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以及针对广元地区的气候变化监测评估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分别作了介绍。(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