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双流区:壮大河长制“朋友圈”,爱水理念润沁“学子心”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4-06-07 11:44:13 编辑:张夏桐 点击:

2024年6月5日,成都芯谷实验学校近百名学子齐聚若谷讲堂二厅,用小手在一把扇子上作画、毛笔书写。

原来,当天恰逢第53个世界环境日,双流区河长办联合区教育局,在“一河一校”成员学校成都芯谷实验学校举办双流区河长制进校园暨韵味白河书画展评活动。

同学们有的用画笔涂上不同的颜色,缓缓勾勒出白河碧绿的底色和河岸两旁青绿的植物,不时加一点人物、水鸟、小鱼等加以点缀;有的拿起毛笔,书写下诸如:“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诗句,以表达如今生活环境的优美……
水情教育走进校园,爱水理念润沁心田
“好漂亮呀!”“你看,这画的不就是我们家旁边吗?”“我好喜欢,我也想做一幅”……午后的成都芯谷实验学校,学生三五成群的走在回廊听风过道,不时驻足观看周边摆放的书画作品,发出阵阵感慨。

“这是我们前期小范围创作的作品,大概有150多幅,所有作品均由学生创作,今天我们把它们展示出来,也是想激励更多学生参加。”成都芯谷实验学校校长曾令勇说到。
据了解,从春季开学伊始,成都芯谷实验学校便着手筹备本次活动,历经筹备、动员、组织、评选等近3个月时间,第一批成品于当日正式“亮相”,除常规的绘画、书法作品外,学生们还在光碟、箱子、扇子、剪纸等身边随处可见的物件上创作,趣味和创意十足。
下午4时30分,双流区河长制进校园暨韵味白河书画展评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成都芯谷实验学校副校长徐茂在致辞中表示,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代新人的神圣使命,更是弘扬生态文明的主课堂、主渠道和主阵地,“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点点滴滴做起,从一笔一划开始,共同书写绘就祖国青山绿水、碧云蓝天的诗意画卷!”

随着活动的开始,现场氛围被点燃起来,同学们各说各画、各显神通。不多时,一幅幅作品不断“新鲜出炉”。每当有优美的作品产生时,总能引来周边同学阵阵欢呼。
“本次活动旨在宣传双流河湖治理新面貌,扎实高效助力河长制工作落实、落细,提升“一河一校”活动宣传实效性。”徐茂介绍称,“同时,也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创作、交流和展示的平台,通过师生的绘画、书法作品感受河湖之美、记录河湖之美、认知河湖之美、传播河湖之美,不断增强广大青少年爱护美好家园的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我们希望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水情教育进校园工作做到实处、落到细处,真正把节水、爱水、护河理念润沁学子心田,引导同学们争做爱水护河的参与者、践行者、传播者。”活动现场,曾令勇如是说。

据介绍,本次开展的韵味白河书画展评活动是学校“‘芯’悦白河”系列活动之一。下一步,学校还将开展走进污水处理厂、白河志愿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德育课程,进一步营造共护“幸福河湖”的良好氛围,提升爱水护水意识和环保能力。
家校社政联动,河长制“朋友圈”不断扩大
2022年3月,双流区创新推出“一河一校”工作机制,致力于通过“一所学校管护一条河流”,联动社会和家庭,凝聚家校社政合力,营造全民治水的良好氛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杨柳河边的开学第一课 资料图
作为第二批“一河一校”成员学校,成都芯谷实验学校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将“一河一校”工作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2023年10月,双流区启动“一河一校”提质增效行动。在此背景下,成都芯谷实验学校“‘芯’悦白河”系列活动应运而生。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孵化,“‘芯’悦白河”系列活动如今已俨然成为双流区“一河一校”工作开展的重要品牌和载体。
“成都芯谷实验学校的‘芯’悦白河系列活动,也给我们‘一河一校’工作提供了借鉴和思路。”双流区河长办有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3月,随着双流区实验小学等8所学校的加入,双流区“一河一校”成员学校已达32所,河长制工作朋友圈不断扩大。

“一河一校”巡回研学课 资料图
双流区河长办有关工作人员还提供了一组数据:已建成“一河一校”水情教育基地2个;“一河一校”微信平台用户超5000人;双流区“一河一校”创新实践入选水利部2023年全国河湖长制典型案例;全区12名“一河一校”优秀教师和48名“小小河长”获区级表彰;成立2个流域课题组,开设26个子课题;水利部、省、市河长办多次莅双调研……
如何进一步推进“一河一校”工作?上述人员表示,将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持续整合资源,联合驻区高校,积极争取资金,扎实推动“一河一校”提质增效;联合区教育局做好河湖主题征文绘画活动,争取上级部门支持,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少年爱护美好家园的意识。(郭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