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午,解读和贯彻达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达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邓涛围绕市党代会报告中建设“重要经济中心”的部署要求,结合发改工作进行介绍。
据介绍,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支持万州、达州、开州共建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中也明确提到“围绕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强化“示范”担当,两者有机契合、深度融合,这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同时,也表明了达州发展的机遇重大、发展的空间更大。接下来,达州市将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为统揽,深入贯彻市五次党代会精神,着力抓好协同发展、县域经济、项目建设、改革创新、民生保障有关工作,为建设“重要经济中心”提供动力支撑。
突出抓好协同发展,放大示范效应。坚定“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定位,加快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一是突出规划引领,争取尽快出台“示范区”建设方案,突出项目化、清单化管理,推动交通物流、重点产业、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领域协同发展,引领“示范区”创新突破。二是健全体制机制,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突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加强与成渝双核联动,积极承接产业和人口转移,推动川东北渝东北一体化发展。三是打造先行平台,协同万州、开州及周边区域,谋划打造重大综合性、专业性功能平台,尽快出台实施6个重大功能载体建设暨产业合作方案,加快建设城宣万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加快“示范区”成势见效。
突出抓好县域经济,壮大经济总量。紧盯“到2025年经济总量突破3500亿元、力争达到4000亿元”目标,科学施策、精准发力、夯实基础,推动实现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科学定位、分类指导,根据各县(市、区)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功能区划分等实际情况,鼓励各县(市、区)发挥优势、对标补短、竞相发展,积极争创县域经济发展各类“国字号”“省字号”招牌,夯实全市经济发展底部基础。二是市县联动、强化支撑,突出在重大项目、园区发展、资金支持、资源开发、金融支持等方面市县联动发力,支持通川区、达川区、达州高新区、达州经开区和开江县同城化发展,打造中心城区发展极核;支持万源、宣汉和大竹、渠县两翼特色发展,推动形成一核引领、两翼协同高质量发展格局。三是深入研究、创新方法,坚持深入基层实地开展调研,做到“带着问题来、带着办法走”,强化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政策研究,在稳定增长、改革创新、转型发展、区域协同、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等方面形成一批有见地并能进入决策的研究成果,推动县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突出抓好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把握“投资为要、项目为王”基调,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切实拉动经济增长。一是强化项目谋划,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精准研判政策投向,聚焦产业发展、“能交水”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保、民生及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谋划更多项目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并实行分批分类滚动储备管理。二是强化项目推进,坚持组织开展集中开工和现场推进会,有效发挥“红黑榜”通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利用好市人大、市政协专项督导,推动续建项目加快完工、新开工项目提前开工、前期工作项目尽早开工。三是强化项目管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优化审查审批服务,全面推行联合审查、并联审批等机制,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工期,强化项目竣工验收规范运行,确保每一个项目都建成优质工程、示范工程、廉洁工程。
突出抓好改革创新,强大内生动力。坚持“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生根、取得成效。一是持续深化供给侧改革,在化解过剩产能、降低要素成本等重要领域持续发力,不断激发发展活力动力。二是全面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重点改革任务,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三是大力发展新基建,增强创新资源集聚转化功能,加快推进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重点工作,加强5G、工业互联网、新能源充电桩等新基建建设。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抓好营商环境指标提升行动。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全市政务诚信化水平和城市信用监测排名。五是严格落实“双碳”国家战略,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产业低碳转型,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减排,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全面完成“双控”目标。
突出抓好民生保障,增大民生福祉。牢记“人民至上、人民为先”思想,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抓好粮食工作,积极响应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做好粮油供应市场信息监测,建立健全粮油应急供应体系,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确保区域粮食安全、市场稳定。二是抓好物价工作,深化水、电、气等重点领域价格改革,做好重要商品价格的监测预警,做好输配气、教育、旅游等重点领域政府定价项目成本监审和涉纪、涉刑、涉税的价格认定工作,保持物价总体稳定。三是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成达万高铁,加快建设西达渝高铁,全面融入国家八横八纵高铁路网,加快达万铁路扩能改造,积极争取成都至万源至安康铁路纳入国家铁路网规划,加快达州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 (符必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