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节期间,在时空旅“世界风”舞台,你不仅可以参加“中国古代体育运动会”,重温童年的快乐往事,还能欣赏成都体育学院的同学们带来的“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展演”,穿越到古代的运动会。还嫌不够的话,“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将为你讲述中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昨日,记者就来到“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博览游艺会”,带你体验这一场“三位一体”的创新活体展示,感受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
2017-06-17
6月16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探访雅西高速泥巴山隧道发现,泥巴山隧道成都至西昌方向,改造升级已提前完工,隧道右洞已恢复正常通行。
2017-06-17
2009年6月,首架中国总装的空客A320飞机交付四川航空运营,为了纪念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飞机,川航将客机命名为“中华龙号”,并用彩绘贴膜在机身上绘出了一条威武的中国龙。时隔8年,这架已经飞行了3000万公里的A320机身上的彩绘贴膜部分位置已开裂、起泡,为了让“中华龙号”重返青春,川航决定为它换上新衣。
2017-06-17
今年3月30日,天府立交桥下东西两侧占用城市绿地的违建,在挖掘机和人工的合力作用下进行了拆除。这是市规划局按照“2017成都生态守护行动”工作部署,实施的“第一拆”。而今,被拆除出来的空地,已经变身郁郁葱葱的绿地。而“2017成都生态守护行动”实施3个多月来,67处约2 2万平方米公共绿地违法建设得到治理。
2017-06-16
6月5日,成都市文庙街的一间工作室里,摆着几摞方方正正的乒乓球底板、几台钻孔机和一堆大小各异的凿子。工作台前,81岁的曹立熹老人正制作乒乓球拍。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曹立熹就开始自制乒乓球拍。从选料到切割底板,再到打孔、粘贴……制作一只乒乓球拍,曹立熹几乎全靠手工。如今他的蹦床式竹纤维底板、梅花桩底板两项乒乓球拍制作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
2017-06-16
“这次参展的蜀绣作品,虽然针法并不复杂,主要以覆盖针和丝毛针为主,但采用的丝线颜色却有20多种,仅熊猫的眼睛就用了6种颜色。”蜀绣省级传承人赵崇延从事针线活儿已有41年的历史,他参与绣制的《红军强渡大渡河》曾拍出2000万元的天价,这次指导徒弟绣出国宝,也颇费了一番心思。
2017-06-16
历史上,四川曾是西南地区朱鹮的唯一分布区域。半个世纪前,四川广元最后一次发现朱鹮活动痕迹。阔别半个世纪后,朱鹮“第二代”顺利在四川降生的消息,让一位成都老人热泪盈眶。这位在20多年前曾救助过野生朱鹮的老人,终于完成了与朱鹮的特殊“约定”。
2017-06-15
已有百多年历史的熊猫舞,起源于九寨沟县白马藏族乡村。每年正月十五、十六,九寨沟县草地乡上草地村的白马藏族中,就会有人戴上熊猫面具跳舞驱邪。这种独特的祭祀舞蹈以家族传承的方式一代代延续了下来。
2017-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