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成都新能源汽车驶入“快车道”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4-07-22 17:53:45 编辑:何潞潞 点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现代工业技术集大成者,汽车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随着新能源产业及人工智能产业等的蓬勃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正成为新兴产业的焦点。
截至2023年底,成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到63.3万辆,居全国城市第六、非限购城市第一;成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05.4%、高于全国增速70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度位居全国第八。
新能源汽车喜人的发展态势,是成都产业结构不断提档升级的生动体现。以新能源汽车作为新赛道的突破方向,成都近年来动作频频、持续加码,不断以新质生产力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成都新能源汽车跑出“上扬曲线”
循着新时代中国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轨迹,我们能清晰的看到成都在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中跑出的“上扬曲线”。
时间回到1997年,随着重庆直辖,分走了当时四川汽车工业总产值13.6亿中是11亿,四川汽车产业被大量剥离,面临着重新开始的局面。此后,成都抓住各大汽车品牌新一轮战略布局机遇,凭借辐射西南的市场优势,迅速追赶上来。1998年,成都落地丰田汽车在中国内地的第一个汽车整车合资项目;2011年,落成沃尔沃汽车在中国的第一个整车生产基地……


图片来源:《产城》杂志

但与北京、上海、广州、长春、重庆等工业基地相比,起步较晚的成都,虽然先后引进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吉利沃尔沃等32户整车企业和1000余家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但引进企业大部分为分支机构、生产基地,始终没能在燃油车时代培育出真正扎根本地的整车品牌和企业龙头。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成都抓住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新风口。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探索上,成功走在前列。2023年,成都市汽车产业营收超2000亿元,实现汽车产量84.3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05.4%;已经累计建设5G基站超8万个,完成8000余柱智慧多功能杆建设;启动全省首条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示范线,测试道路里程达480公里。从整车制造来说,不少车企已经具备了国内一流条件和规模,尤其是在动力电池、智能座舱等生产制造材料、关键零部件方面优势凸显,其中不乏“全国首位”选手。
新能源汽车“出海”成为今年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一大亮点。6月27日举行的“成都工业企业沙特行”市场对接会上,包括希迪智驾(成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迪成都”)等在内的成都企业与沙特相关企业签约共计3.035亿美元,涉及智能新能源车、无人机、食品等领域。届时,“成都造”智能新能源车及无人机将登陆沙特市场。
“现在基本每个月都能接待一两批的海外客商考察。通过这个窗口,可以让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关联企业联合‘出海’”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汽成商”)总经理赵青表示。作为成都市新能源产业链主企业,重汽成商新能源板块业务增长明显,2023年销售签单约2000辆,同比增长29倍以上,“我们预测今年新能源商用车市场机会更大,仅从今年1月份的数据看,重汽成商新能源自卸车在全国同领域产品中销量排名第一。”


图片来源:成都发布

新能源汽车,是外贸出口“新三样”之一。今年以来,重汽成商、希迪成都等成都企业海外订单不断,从蒙古国到阿联酋再到沙特,出海成功“再下一城”得益于企业核心技术优势的明显、良好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快速成长以及成都抢滩新赛道的“厚积薄发”。
“成都造”新能源汽车出口海外,仅是成都抢抓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风口实现强势上扬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市汽车产业保持高位平稳发展,尤其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方面有序发展、稳中向好。”成都市绿色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圈联盟秘书长邓小亮说道。
政策持续加力 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护航
新能源汽车既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新动能的重要支撑点,也是稳工业、稳经济的重要力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认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逐步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政策持续加力有助于产业克服多因素影响,保持稳健发展势头,巩固优势地位。
就现阶段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面临的问题,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汽车产业处相关负责人坦言“当前,成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北上广深等先进省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尤其在培育本土龙头企业、扩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生态、提升研发创新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短板。”
面对当前的产业发展情况,成都清醒的看到差距与短板,早在去年6月,就已经发布了《成都市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明确产业发展的重大方向——将加快电动化、主攻智能化、布局氢能化。
近段时间更是密集出台相关产业发展政策,3月成都发布《成都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在新能源汽车、氢能方面,《方案》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发展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加快建设中德合作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标准及测试验证试点示范项目,推动电池、电机、电控设计生产协同配套。4月四川印发《支持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3条支持政策推动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5月,成都市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召开,会上印发的《成都市推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成都将加快形成以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为主的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抢占国内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产业新赛道。


图片来源:成都发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强调要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作为全国汽车保有量第一城,成都近期补贴再升级,6月28日印发优化后的《鼓励将传统能源汽车更换为新能源汽车奖励政策实施细则》,进一步激发汽车以旧换新热情。
针对下一步,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汽车产业处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将力争汽车总产量达9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2万辆。在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方面,“我们将充分把握成都入选全国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的机遇,力争将全市公共领域电动化水平提升至80%。”该负责人表示,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成都已入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将积极推动全域开放测试道路,力争实现我市开放测试道路里程向“1000公里”级跃升,实现100辆智能网联出租车、公交车等在内的公共交通领域车辆开展商业化示范运营;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方面,成都将持续开展氢车“揭榜挂帅”,引导企业在乘用车、环卫、渣土、园区转运、公铁水电等多场景示范应用,加快在“氢走廊”及其沿线布局建设加氢站,推动成渝“氢走廊”提质扩容。
注重政策性支持,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成都新能源汽车“好风凭借力”,凭借一系列政策措施,正激活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一池春水”,推动产业链加快突破核心技术卡点,不断促进成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陈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