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26岁的大熊猫“英英”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里一边享受冬日暖阳一边吃新鲜的竹子。连日来四川成都天气晴好,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里的国宝大熊猫在工作人员的精心照顾下安逸的享受冬日暖阳。截至目前,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拥有圈养大熊猫270余只,是全球最大的圈养大熊猫种群。
2017-12-21
今年9月,成都公布了天府绿道规划建设方案。根据方案,成都市将按照“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的规划理念,规划建设“一轴、二山、三环、七带”的区域级绿道1920公里、城区级绿道5000公里以上、社区级绿道1万公里左右,全域形成近两万公里的三级天府绿道体系。
2017-12-21
12月20日,黑水县沙石多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村甲足村村民正骑行在回家的路上。随着藏区新居和幸福美丽家园建设的不断深入,黑水县告别了过去“老房破败样、致富少门路;小伙难找媳、姑娘往外跑”的贫穷和无奈。如今全县村村出门就是水泥路,村民活动中心、太阳能路灯、健身广场等设施一应俱全,广大农牧民在宜居宜业的新环境中生活一天比一天红火,藏区新村处处洋溢着新气象。
2017-12-21
如何通过城市营造为城市发展注入更持久的经济活力、人文魅力、生态引力?刚刚闭幕的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要通过全面塑造发展环境提升城市软实力,高标准打造国际美食之都,提升城市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传播能力。
2017-12-20
12月18日晚,中国嘉德2017年秋拍“大观——四海崇誉庆典之夜·默斋掇英”在北京的嘉德艺术中心举槌,本场共38件精品上拍。其中,北美藏家默斋主人曹仲英收藏的张大千敦煌时期精笔描金《水月观音》以7100万元起拍,8800万元落槌,加佣金最终以1 012亿元成交,创其人物画最高价。
2017-12-20
今年82岁的曹立熹住在文庙街,是远近闻名的乒乓爷爷。1953年,16岁的他做出人生的第一副球拍,至今从未间断。做了64年工匠的他修补了1000多副乒乓球拍,获得两项国家专利。一直延续着纯手工制作球拍,并把自己的图纸与制作过程与球友们分享。
2017-12-20
在京连演4场、收获不俗口碑之后,由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创排的川话版话剧《茶馆》回到“娘家”,首度呈现在家乡观众面前。浓郁的四川表达、新颖现代的呈现方式,带领成都观众走进独特的川话版“茶馆”。
2017-12-20
18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正式与四川犍为凤生纸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今后,研究中心将固定把大熊猫粪便和食物残渣供给该企业,用来生产生活用纸。目前,这种“熊猫便便纸”已经面市,售价还相当不便宜。
2017-12-19
《家园》是一部农村题材的川味喜剧片,取材于百姓身边故事。以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蒲江县西来镇两河村村支书姚庆英的事迹为创作原型。通过唯美的镜头和真实地艺术再现,演绎社会主义新农村温暖而喜剧的精彩故事,展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2017-12-19
11月25日,是个有阳光的冬日,这对成都人来说就是件很惊喜的事情。52岁的杨先生早早来到肖家河街道的崇德园,找了把舒服的椅子,他整个人都躺在了阳光里。他椅子的旁边是杯刚刚沏好的三花,阳光下朵朵雪白的茉莉花浮悬在亮黄色的茶汤中,整条寂静的街巷都是股淡淡的花茶味道,阳光下更有些沁人心脾。
20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