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批·保障篇】绵阳市纪委监委探索贯通联动监督模 式 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4-07-12 16:48:25 编辑:陈云鹏 点击:
绵阳市纪委监委围绕持续深化“清淤治乱·清风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完善“纪巡联动、室组联动、市县联动”贯通监督模式,推动信息共享、协同共进、整改共治,确保发现问题更加精准快捷,解决问题更加务实高效,监督治理体系更加系统完善,为打造“有需必应、无事不扰”营商环境提供坚强纪律作风保障。
纪巡联动,构建监督闭环。绵阳市委组织对发改、住建等11个部门开展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在县一级开展联动巡察,市纪委监委围绕巡前、巡中、巡后各环节,以巡察监督“破题”,提升监督治理成效。一是坚持巡前“共商共议”。巡前,与市委巡察办通过联席会议、会商通报等方式开展沟通交流,同步提供营商环境领域监督检查、案件查处等情况,利用监督信息协作平台对相关单位营商环境总体状况进行系统分析,为专项巡察提供准确靶向,形成“23+X”监督重点,确保带着问题“巡”,瞄准重点“察”。二是坚持巡中“快查快办”。巡中,建立常态会商研判、重要信息线索分析研判和快查快办机制,对经营主体反映强烈,能立行立改的,联合督促、限时整改;对违纪事实清楚的,立即快查快办;对重点线索、重大情况,提前介入调查,有效回应社会关切,巡察发现问题298个,移送问题线索3件6人。三是坚持巡后“成果共享”。巡后,建立专项台账,强化动态监督,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纳入日常监督重点,全程跟踪监督、联合验收检查,强化巡察成果运用,推动共性问题治理,提出整改建议30余条,推动反馈问题按要求整改到位。
室组联动,强化协作聚力。完善“室组”联动机制,充分整合“贴身+跟进”监督优势,推动纪检监察机关与职能部门监督贯通,实现全覆盖监督从“有形”向“有效”转变。一是统筹工作力量。监督检查室与派驻纪检监察组配合,重要信息共享、重大事项会商、调研督导联动,形成“委领导、室统筹、组联通、人共用、事协办”工作格局,2023年各室组紧盯涉企服务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实施联动监督30余轮次,督促整改问题20余个。二是常态会商研判。发挥营商环境联席会商机制作用,监督检查室会同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主动对接发改、住建、市场监管等重点涉企行业服务,汇总分析信息数据,进行精准画像,针对发现的影响营商环境问题,通过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提出意见建议,督促建立完善《重大项目投资信息公开暂行办法》等制度100余项。三是突出精准施治。运用贯通日常监督和审查调查会商研判机制,综合采取领导包案、联合办案等方式迅速处置涉企问题线索,对重要敏感事项和疑难复杂问题,协同研究对策;对反映集中的行业领域性问题,推动开展专项治理,查处相关案件105件,督促开展国有企业资产租赁情况专项检查,查处靠企吃企“蛀虫”120人。
市县联动,推动全域治理。围绕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构建立体监督网络,推动形成市县一体、全域发力工作格局。一是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在市县两级212家重点企业、75个重点项目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围绕部门履职、作风效能、要素保障等实施嵌入式监督。纵深推进“听音问廉绵州行”,开展“纪检干部访千企”行动,广泛征集“你最不满意的事”,推进“码上举报”进商户,推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1300余件。二是建立挂号督办机制。市县两级建立“一台账、两清单”监督机制,开展大数据统计分析,采取“一月一监测、一季一督导”方式,定向派单、督办销号,推动常态化召开“面对面”座谈会,对企业意见和建议办理情况开展满意度调查,对不满意事项二次督办,坚决整治推诿扯皮、冷硬横推、吃拿卡要等损害营商环境问题,查处不担当、不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72件99人。三是建立一线督导机制。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调研重点,在全市9个县(市、区)、4个园区全覆盖开展蹲点调研,将重心下沉一线,切实掌握基层情况,点对点反馈工作建议,指导涪城区纪委监委抓好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联系点建设,构建“两专三联四环”监督模式,有力助推创明新能源、欣盛显示等一批重大项目快速落地投产。
通过完善“纪巡联动、室组联动、市县联动”的贯通监督模式,构建一体化监督格局,织密全领域监督网络,形成监督检查、问题整改、长效治理的监督闭环。2023年以来,绵阳市立案破坏营商环境问题26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45人,其中移送司法20人,追缴退赔违纪违法资金4800余万元,严肃查处了绵阳科技城发展投资集团原总经理郭旭东、绵阳交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邓辉星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典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