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长假 | 武侯祠“粽”动员 非遗民俗碰撞三国文化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4-06-09 15:03:49 编辑:张夏桐 点击:

端午临仲夏,时清日复长。今年端午小长假,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人气超旺,全国各地的观众来到“三国圣地”感受三国文化,走近蜀汉文脉。

据了解,今年端午节假期,恰逢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双节同庆之时,武侯祠博物馆特别举办了“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端午民俗活动”,打造特色场景和品牌,丰富消费内涵,持续擦亮三国文化IP,努力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推动活动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拓空间、增动力。

6月8日,以“端午传非遗雅韵游武侯”为主题的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在武侯祠博物馆热闹启动。本次活动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市武侯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主办,活动将持续3天。
“看!这座武侯祠,它见证了蜀汉的辉煌与沧桑,也承载了我们对历史的敬畏与传承。我们要保护好这些文化和自然遗产,让它们成为我们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上午10点,庄重的端午祭典在三义庙广场拉开序幕,“诸葛亮”手端雄黄酒,与“刘备”“张飞”“关羽”一道拜天、拜地、拜人。随后,小朋友们登台表演诗歌朗诵《守望文脉》,用稚嫩童声表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咚咚咚……”随着“关羽”击响大鼓,一场别开生面的三国主题陆地龙舟赛激情开赛。“划龙舟”是端午节重要的民俗活动,也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勇往直前的精神象征。活动现场,小朋友们在色彩斑斓的龙舟之上,奋力前进,感受团结与拼搏的力量。比赛结束后,“诸葛亮”及“刘关张”等三国人物还为现场观众送上了粽子、香包、艾草等端午小礼品,表达真挚祝福。端午节当天,“智慧之神”诸葛亮还将亲自上阵,带领今年高考生们一起包粽子,寓意高“中”,祈愿考生们能金榜题名。

据了解,端午节假日期间,剪纸、竹编、糖画、绳编、年画等古老的非遗技艺被一次性搬进博物馆,任由观众体验。在绳编展示区,观众们围在手艺人身旁,仔细观察着每一根彩绳的编织过程,手艺人也耐心地向大家传授编织技巧;在年画展示区,观众好奇地询问着每幅年画的创作细节,了解年画的文化内涵……此外,晶莹剔透的糖画、古朴典雅的竹编和精美别致的剪纸也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欣赏。每一个非遗项目都拿出了看家本领,现场人气十足,观众近距离感受到古老非遗的多彩魅力。此外,活动现场还对非遗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宣传科普,让更多观众加深了对非遗文化的了解,提升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观众李女士听完科普后表示:“以前不太清楚非遗究竟是什么,也不知道我们身边有哪些非遗,听了科普宣传后才恍然大悟,原来非遗是如此宝贵的财富,以后在生活中我一定会对非遗多多留意。”
假期期间,精彩的木偶戏表演也在义薄云天展厅前广场上演。作为非遗表演项目的代表,木偶戏表演形式独特,艺术魅力无穷。在表演中,木偶戏演员通过熟练地操纵木偶,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们看得兴致勃勃,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喝彩声。此外,还有《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等三国主题剧目轮番演出,带观众穿越时空,重回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据悉,活动期间,“诸葛亮”“刘关张”等蜀汉英雄还会不时在博物馆内巡游,与观众亲密互动,赠送香包等端午小礼物。

在这个端午佳节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交汇的美好时刻,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展现了三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非遗技艺的璀璨光辉,更为全国乃至全球观众提供了一次难忘的文化盛宴。这一切,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对建设全国重要的对外交往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的有力贡献。(王昱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