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甘孜:社区矫正既有“法度”更有“温度”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4-05-16 10:34:10 编辑:杨钞淋 点击:
暮春初夏,惠风和畅,正是植树好时节。在四川甘孜州甘孜县的丹霞小镇,10余名身着印有“甘孜红”字样的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们相互配合,干劲十足地挖树坑、扶树苗、填土、浇灌,合力栽下一株株充满希望的树苗,为甘孜大地增添新绿。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甘孜红”志愿服务队伍的成员均是由社区矫正对象组成。据了解,每个月他们还会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与公共场所卫生打扫、环境整治等义务劳动,及服务老弱病残人员、参与普法宣传等公益活动,助力甘孜州平安建设。 
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参加义务劳动、开展公益活动助力平安建设,是甘孜州司法局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强化社区矫正对象的守法意识,甘孜州司法局以“管得住,矫得好”为目标,坚持以监督管理为基础、教育改造为载体,用法律“戒尺”和人文关怀,帮助一批批社区矫正对象重获“新生”,回归社会,推动甘孜州社区矫正事业高质量发展。 

走进甘孜县智慧矫正中心,工作人员正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集中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 
“活动中,我们会引导社区矫正对象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处理心理压力,树立健康自信的积极心态。”甘孜县社区矫正管理局负责人尼麦则玛介绍,甘孜县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等因素,社区矫正工作一直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重点工作之一。“每月都会组织开展教育学习,定期对辖区社区矫正对象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和个案心理矫正,以此增进大家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社区矫正对象的自信心,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 
“非常感谢工作人员对我的帮助,现在我已经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问题,也能适应新的环境困难。接下来我还会积极参与社区的各类义务劳动,为社区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甘孜县社区矫正对象登真某某如是说道。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矫正治理效能,确保不脱管、不漏管现象发生,甘孜州社区矫正机构还充分运用“在矫通”“雪亮工程”、电子定位手环等,通过“实时位置共享+在矫通位置上报+电子手环定位+雪亮工程视频点验”为一体的技术监管模式,切实解决社区矫正对象地域分布散、犯罪类型杂、管理难度大等问题,打通了社区矫正对象日常监管“神经末梢”。  
与此同时,甘孜州司法行政系统还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及网格员作用参与社区矫正工作,采取“人力+科技”管控方式,在重大活动及节假日期间,对社区矫正对象全覆盖开展“敲门行动”,牢牢掌握社矫对象行踪动态,进一步夯实社区矫正安全防线。  

“全州已连续4年无脱管漏管现象发生,也未发生个人极端事件,无人参与群体性事件和重特大事件。”甘孜州司法局社区矫正执法支队支队长辜亮介绍,目前,甘孜州的社矫对象已从“管得住”向“管得好”积极转变。  
由于社区矫正对象在社会中接受改造,人身自由受到相对限制,为充分体现法律的温度,长期以来,甘孜州司法行政系统秉持“宽严相济+真情帮教”的矫正模式,用心用情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解决实际困难,通过柔性执法的方式感化矫正对象。  
“非常感谢社区矫正管理局的同志,在我情绪低落、彷徨无助、自责时,真心实意地对我关心、帮助,使我感受到了尊重和关怀。”康定市社区矫正对象卢某某将一面书有“春风化雨矫正有情 教育帮扶回归社会”的锦旗真诚地送到社区矫正管理局工作人员手中,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卢某某是浙江省平阳县人,于2021年11月到康定市社区矫正管理局接受矫正。因身份的转变,加之其孩子即将要高考,担心因自己给孩子造成不利影响等诸多因素,心情焦虑恐慌。了解到卢某某的情况后,为打开他的“心结”,社区矫正管理局工作人员从关心他的生活、工作等方面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教诲,放下思想包袱,重新树立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我们通过对其引导教诲,让他不仅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又能体会到矫正工作的严肃性,使其在思想上有了重要转变,自觉接受矫正。”康定市社区矫正管理局局长陈银舟介绍。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甘孜州还与各产业园区对接成立社区矫正帮扶基地,加大社区矫正对象帮扶力度,切实解决社矫对象就业难题,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实现“就业梦”。  
“我们通过三个帮扶基地,利用‘企业+牧民(社区矫正对象)’‘园区+农户(社区矫正对象)’,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既能就近就业,也可顺利解决自家农产品销售问题,助力社区矫正对象增收致富。”辜亮介绍,目前全州已建立教育基地25个,公益活动基地20个,就业基地10个。  

厚植民心,才能凝聚力量。接下来,甘孜州两级社区矫正机构将加大对矫正对象的监管力度,用心用情做好社区矫正“摆渡人”,让每个社区矫正对象都顺利抵达新生活的彼岸,全力推动甘孜州社会安全稳定,助力甘孜州高质量发展。(余淑萍 杨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