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法院推行“三全三化” 模式护航桑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4-04-10 16:42:32 编辑:王帅 点击:

富有“中国桑都”美誉的乐至县,蚕桑历史悠久,自隋唐起开始有文字记载,距今已1500余年。乐至现有桑园面积13.6万亩,桑园面积、蚕茧产量、综合产值等位居全省前五,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轴线区县中位列第一。为赓续桑蚕文化根脉、回应产业发展司法需求,乐至法院以能动司法护航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要素保障,推动蚕桑产业保护“实体化”
建组织强网络。在各乡镇法庭设立“绿色桑都产业发展纠纷调解室”6个,完善在线人民调解组织7个,规范接待、咨询、受理、调解各个流程,形成涉蚕桑产业多元解纷一体化网络。建队伍强力量。聘请县蚕桑局、农业局等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作为特邀调解员,充分利用法院退居二线老干警解纷力量,遴选14名调解员入驻调解室,组建专业解纷团队。建制度强合力。建立“一三一”解纷机制,以“审判员+特邀调解员”模式,对桑园土地流转、蚕桑农产品售卖、桑农提供劳务等过程中产生的纠纷,以“申请+调解+司法确认”的模式就地化解。

全链条落实,推动蚕桑产业保护“实战化”
事前防范多点多面。深入园区,走访龙头企业,以“望、闻、问、切”四步法精准对诊蚕桑企业“急、难、愁、盼”,从6个方面36项具体内容进行“法治体检问诊”,从法治保障、企业治理、风险防范等方面提出规避法律风险建议18条,着力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蚕桑产业纠纷。事中化解用心用力。进村入户与养蚕农户面对面交流,开展纠纷调解工作。对桑地流转、桑叶采摘、蚕茧收购、加工等环节的口头约定、书面合同的涉法风险和安全事故隐患进行讲解,就地调解矛盾纠纷,帮助150余户农户用法律武器挽回经济损失60余万元。事后服务真督真帮。通过案件回访,掌握履行到位情况,将4件未及时履行案件引入强制执行程序。组建“乐桑花”宣讲团“靶向”普法,针对蚕桑专业合作社人员管理、安全生产、商标保护等开展专题讲座10余场,提供《蚕桑产品购销合同》《送货单》等参考范本20余份。

全方位创新,推动产业保护“实效化”
“调解室+法庭”增强专业性依托法庭建调解室,打造咨询、申请、调解、司法确认闭环服务模式。设置调解室值班岗、畅通法律服务热线,对争议不大的纠纷能调尽调,调解不成的尽快引入法庭诉讼,发挥巡回审判优势对典型案例就地审理、就地裁判,以案释法提升法律素养。“司法+行政”拓宽服务面。与相关行政部门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产业联盟代表、蚕桑局等人员到法院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讨和分析蚕桑产业发展中面临的法律风险,向乡镇、村社反馈治理风险意见28条。围绕企业发展难题、司法服务需求等方面征集对法院的意见建议10条,凝聚合力高质量护航桑蚕产业发展。“线上+线下”提高便捷度。充分利用“移动微法院”“在线诉讼平台”等线上办案平台,指引桑农、桑企网上立案,组织开展线上开庭、调解,高效化解12件蚕桑产品买卖合同纠纷,仅用21天兑现货款83万余元,让桑农、桑企不跑一趟路,实现“云端”维权。(乐至法院 成凤霞 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