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为粮之本。深冬时节,金口河区金河镇民心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改造项目现场一派繁忙,机械轰鸣声响彻田间,大型挖掘机、推土机来回穿梭,开挖沟渠、修整机耕道,项目建设紧张有序推进。远远望去,沟渠、田块平整化一,呈现出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的景象,一块块高标准农田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本次民心村建设项目涉及面积489亩,主要建设内容为土地整理48亩,高效节水灌溉80亩,2.5米生产道路350米。”据金河镇民心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改造项目负责人王东介绍,改造后不仅可实现项目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还对改善区域性小气候和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提高耕地质量,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当地综合生产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建设项目现场每天有4台机器50名工人进行作业,他们正抢抓建设施工“黄金”期,确保1月底全面完工。
与此同时,在金河镇新坪村4组,村民唐远平正在已改造提升的高标准农田栽种马铃薯:“这里以前田地杂乱,分布不均,现在杂乱的田地变高标准农田,土路变成硬化公路,种植蔬菜粮食方便多了。”

据悉,新坪村4组原本的农田高低起伏,大小不一,是标准的“巴掌田”,在经过建设以及改造之后,形成了如今笔直的机耕道,四四方方的大块农田。村民们在农田里面种植玉米、蔬菜、马铃薯等,不仅提升了田地的使用价值,同时也提高了管护效率,进而提高了产品品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金口河区围绕“能排能灌、宜机作业”标准,对建设投入少、抵御洪旱能力弱的高标准农田,因地制宜确定改造提升内容,切实打造已建高标准农田“升级版”。本次金口河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改造项目实施区域面积约为9339.17亩,改造内容包括田块整治、土壤改良、新建灌溉与排水、田间生产道建设,涉及金河镇、永和镇、共安彝族乡、和平彝族乡4个乡镇11个行政村,目前已完成金河镇新坪村、永和镇新民村、新乐村、新华村、和平彝族乡蒲梯村高标准农田建设。

“工程于2023年10月开工,除林丰村因海拔高、气温低,需待开春后继续实施外,其余村预计2024年1月底前完工。项目建成后,耕作条件将进一步改善,为金口河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金口河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卢丽萍说,下一步,区农业农村局将倒排工期,夯实监理监管责任,督促施工单位按时保质完成项目建设,切实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同时加强建后管护,做好高标准农田监管、核查等工作,确保发挥长期效益。(熊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