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奋进路 | 南充市烈士陵园服务中心:凝心聚力褒扬烈士 英烈精神代代传承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4-05-22 07:51:57 编辑:杨仁昌 点击:
五年砥砺奋进,五载春华秋实。2019年2月27日,南充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正式挂牌,标志着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和新时代双拥工作跨入新的发展阶段,迈入新的历史征程。2024年,南充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成立五周年。为展现全系统广泛开展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奋斗历程、丰硕成果,南充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微信公众平台开设专栏,回顾5年来的奋进历程,感悟5年来的收获成效,推进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
五年来,南充市烈士陵园服务中心聚焦主责主业,秉承“褒扬烈士、教育群众”的历史使命,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传递了向上、向善、向前的正能量,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英烈,民族之魂,致敬缅怀崇尚
五年来,为做好清明等重要节假日烈士祭扫缅怀活动以及“9·30”烈士纪念日纪念活动,烈士陵园早谋划、早准备、早行动,制定接待祭扫方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祭扫群众提供音响、毛巾、水桶等祭扫物品和讲解服务,备齐应急药品,开展代为祭扫服务,每年接待600多个祭扫团体近10万人次来园开展缅怀英烈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缅怀英雄、崇尚英雄、学习英雄的浓厚氛围。每年提前做好“9·30”烈士纪念日纪念活动筹备工作,为市委、市政府举行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有序开展提供坚强保障。
英烈,亲情之唤,跨越时空寻亲
为烈士寻亲是对英雄的缅怀和崇敬,也是对烈属的关怀和慰籍,五年来,中心认真履职尽责,多措并举为烈士寻亲,帮烈士回家:利用“中华英烈网”、微信、今日头条等平台,发布烈士寻亲信息;根据烈士简单的记载,利用百度多方搜索、筛选、甄别信息;多部门联动,通过“114”平台,查找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党史、烈士陵园等部门电话,进行信息对比等方式,跨越千山万水,奔赴青海省祁连县、江西省德兴市、陕西省西安市和重庆等省市,共寻找到16位烈士的骨灰盒或他们的亲属,让英烈魂归故里,实现了烈士与亲属的双向时空奔赴。
英烈,精神之柱,传承红色基因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为主线,大力开展英烈保护法和英烈精神与事迹的宣传:利用多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英烈精神与事迹,弘扬烈士精神,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五年来,通过报刊宣传30余次、电台50余次、短信视频推送100余次,在西山广场等重要场所放映红色影片、发放宣传资料5场次,制作展板25期,公交站牌宣传2次;开展“给烈士一封书信”活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为深切悼念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中心组织近30名烈士亲属和生前战友分别到烈士墓地开展书信朗诵活动,追忆烈士光辉事迹、诉说思念之情、寄托无限哀思,此活动深受社会各界好评,被人民日报、南充日报等多家报刊、网络媒体发表刊载;根据共青团四川省委等6部门关于印发《四川省少先队“蜀少年·星火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确定南充烈士陵园为“四川省红领巾红色学院点位”,并与高坪一小结队子,通过红领巾讲解宣传,更好地对青少年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英烈,丰碑之守,捍卫历史记忆
保护好烈士纪念设施,让英烈精神得到传承和弘扬,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五年来,中心切实加强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和管理:制定管理措施,加强日常管理和保护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提升公众意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烈士纪念设施的认识和尊重,提高社会各界对其保护意识;加强设施日常维护,保持其庄重、肃穆的环境,特别是2022年在持续高温、停电和疫情的情况下,中心采取“白+黑”“5+2”“晴+雨”等施工措施,排除万难抢进度、抓质量、保安全,在短短60天内基本完成烈士纪念设施改造民生项目,确保了“9·30”烈士纪念活动顺利开展;拟对陈列馆提质升级改造,目前正在进行展陈大纲编撰和初设,通过引入虚拟现实、互动展示等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展览的趣味性和参与度,使陈列馆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交流平台。(黄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