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扛起兜底民生保障责任 | 四川南充市医保局:做实“如家医保” 当好人民“医”靠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4-03-20 16:58:12 编辑:杨仁昌 点击:
3月20日下午,南充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南充市保障和改善医保民生相关工作。南充市医保局局长任洁平介绍相关情况,市医保局副局长欧阳东林、市医保局副局长罗晨艺、市医疗保障中心主任李小梅、市医保局二级调研员周小军就相关问题回答媒体提问。发布会由市委外宣办(政府新闻办)主任何泉明主持。
任洁平介绍近五年来南充市保障和改善医保民生相关工作。
任洁平说,这五年,全市坚持兜底线、重保障。全市把“病有所医、医有所保”作为职责和使命,实现健康呵护“全方位”,不论城乡,做到医疗保障全覆盖,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参保人数570.8万人,其中,城乡居民参保507.4万人,职工参保63.4万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五年来,全市累计享受医保待遇3965.61万人次,医保基金支付达267.33亿元;不论长幼,做到生命周期全保障,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33.05万人,新生儿出生即参保、落地即享受,享受生育保险待遇12.9万人次,支付生育津贴2.8亿元;不论何方,做到异地医保全护航,全市跨省异地联网结算医药机构开通1744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开通,跨省异地就医住院直接结算率达77%、省内达92%以上。
这五年,全市坚持夯基础、惠民生。全市把“减轻负担、惠民为本”作为原则和准绳,撑起群众健康“保护伞”,坚决缓解“看病难”,支持医卫中心建设,制定支持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 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壮大发展等“十条措施”,助力南充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推动“两病”医防融合,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专项保障机制,城乡居民“两病”门诊报销182.33万人次,门诊慢特病病种扩大到42种,4种罕见病纳入慢特病保障范围,推动门诊共济保障,建立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参保职工享受门诊统筹待遇275.07万人次,基金支付2.63亿元。坚决缓解“看病贵”,加快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补充保险”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梯次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推动实现“小病不用忍、慢病不用拖、大病不用怕”。在基本医保方面,稳步提升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水平,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520元/年/人提高到640元/年/人,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住院报销比例,三甲医院提高3个百分点,三乙、三丙、二级医院提高2个百分点。在大病保险方面,最低支付比例由50%提高到60%。在医疗救助方面,取消低保对象救助起付线,提高低保对象资助参保标准,全市实施医疗救助115.59万人次、支出15.04亿元。在商业补充保险方面,指导推出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南充充惠保”,获评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多层次医疗保障优秀案例”,覆盖参保人群51.48万人,将40种医保目录外高额费用药品纳入保障范围,产品赔付率不断提升,2022年赔付率超过80%,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医保需求。
这五年,全市坚持优服务、提效能。全市把“管理高效、服务便捷”作为标准和追求, 畅通业务经办“快车道”。构建“多层次”服务网络,建成“医保+”服务站点186个,全市242个乡镇(街道) 便民服务中心均能提供18项医保政务服务,全市3004个村(社区) 便民服务站均能提供直接办理或帮办代办服务。推广“数字化”服务手段,省内首开“24小时”智慧医保服务专区,投用949台智慧医保刷脸终端设备,从“持卡结算”到“刷脸结算”,看病报销越来越方便。树立“高品质”服务导向,全市医保政务服务事项在省标基础上平均提速45%以上、最高提速95%,25项事项实现“市内通办”,32项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打造“特色化”服务阵地,探索推行“医保驿站”“医保助企专员”“医保社区顾问”等医保服务阵地,提供“点对点”精准化服务。
这五年,全市坚持抓试点、促改革。全市把“创新推动、改革引领”作为切口和抓手,打造医保服务“新样板”。以支付方式改革驱动医疗机构控费提质,全面完成DIP支付方式改革国家试点任务,驱动医疗机构控费提质,实现次均费用、次均住院天数、次均药品和耗材费用“四下降”。以医药服务改革助力医疗机构降本增效,持续推动药械集采,五年来,落地集采药品469种、耗材12 批13大类,平均降价50%、最高降幅达98%,集采药品平均替代率达90%以上,累计为医保基金和患者节约资金18亿元,开展口腔种植服务价格专项治理,单颗常规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下降幅度达50%。以医共体改革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出台医共体建设医保改革方案和医共体“一个总额+DIP付费”管理办法,促进县域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升。
这五年,全市坚持建机制、强监管。全市把“源头治理、精准监管”作为担当和坚守,筑牢医保基金“安全网”,深化专项治理,五年来,全市累计检查违规定点医药机构12579家次、暂停协议437家次、解除协议142家、行政处罚829家,追回医保基金5亿余元。形成监管合力,紧密联动公安部门协同作战,通过飞行检查、抽查复查、交叉检查和风险线索移送核查等方式,始终保持依法严厉打击欺诈骗保的高压态势。健全监管机制,全省首创建立“多指标大数据筛查监管机制”,将“诱导住院”惩处条款纳入医保服务协议,出台警示教育制度,市级召开3次警示教育会议,得到国家、省医保局充分肯定。
医疗保障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制度安排。因为有医保,所以有“医”靠。站在新起点,南充市医保局将坚决扛起兜底基本民生保障的政治责任,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以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五区建设”,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奋力谱写现代化南充建设新篇章贡献更大医保力量。
欧阳东林介绍“推进药械集采改革工作”相关情况。
推动药械集采改革主要是为了推动价格回归合理水平,降低虚高药价,减轻群众负担,重整采购生态。全市主要采取三个方面的举措。
大力推进药械采购制度改革。充分发挥药械集中采购和使用作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作用,充分发挥医保基金战略性购买作用,自2019年底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药品落地南充以来,推动逐步形成带量采购为主,联动采购和备案采购为辅的公立医疗机构药械采购新格局。
大力推进药械采购“三流合一”。坚持公立医疗机构在“一个平台”采购,对药械集中采购的货款资金流、订单信息流、货物物流实行“三流合一”综合管理。南充出台“三流合一”支持政策十条,推进成效明显。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实行线上结算, 2023年药械在线采购约50亿元,在线结算超24亿,在线结算率达50%,12月当期在线结算比例达80%,药品、耗材、试剂在线结算率排名全省前列。
大力推进集采药械落地。积极动员公立医疗机构精准报量,做到有用必报。引导医生积极使用,确保患者能尽快享受改革成果。多部门协同,确保集采药械质量,保障患者用得放心。目前,南充医疗机构使用集采品种积极性高,群众接受度高,集采药品平均替代率达90%以上,累计为医保基金和患者节约资金18亿元,惠民成效明显。
罗晨艺介绍“目前开通电子凭证支付的渠道及作用”相关情况。
医保电子凭证不仅是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的身份认证,更是参保人员享受各项医疗保障服务的“金钥匙”。参保人员只需轻松几步,即可激活医保电子凭证,享受便捷的医疗保障服务。可以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者在微信、支付宝中直接激活。
通过医保电子凭证,参保人员通过智能手机即可迅速完成个人权益查询、参保缴费、待遇认定、医保报销、医保移动支付等流程,无需繁琐的纸质手续。比如,在购药时,只需出示医保电子凭证,即可轻松完成扫码支付,在开通医保移动支付的医院,参保人不用楼上楼下排队,通过手机即可直接进行医保个人账户支付结算。无论是住院报销还是异地就医,医保电子凭证都能为参保人员提供极大的便利。
此外,医保电子凭证还具备“全体系认证、全流程使用、全过程管控”的安全特性,确保每一笔医保交易的安全可靠。这不仅为医保基金的安全保驾护航,更是守护了广大参保群众的“救命钱”。
可以说,医保电子凭证的推出,让医疗保障服务更加智能化、便捷化,为广大参保人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李小梅介绍“医保提供城乡一体的便民服务”相关情况。
全市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提供城乡一体的便民服务:推进全域医保服务网点建设,实现“医保一件事”就近办,实现“1+9+N”医保服务站点网络建设,即市级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区(市)县医疗保障经办机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和“医保+”一体化服务网点(即医银、医险、医税、村医通、定点医药机构),医保服务站点全域覆盖,服务覆盖全市所有参保群众,目前,全市242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均能提供18项医保政务服务,全市3004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均能提供直接办理或帮办代办服务,建成“医保+”服务站点186个,并推进同质化服务;推行智慧医保服务,实现“医保一件事”线上一网办,建设智慧医保服务专区,推广医保码就医全流程应用,实现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挂号、诊间核验身份、取药、取报告全流程应用,全省首开“24小时”医保服务专区,医保服务节假日“不打烊”,率先实现医保无感支付、开通床旁结算、上线医保移动支付,患者挂号、缴费可直接在手机上用医保进行结算,享受便捷与高效的医保服务;优化医保服务流程,实现“医保一件事”线下“一窗办”,全面推行线下医保服务“综合柜员制”,实现服务前台不分险种、不分事项一窗受理,后台分办联办,为服务对象提供“一站式”服务。
周小军介绍“提升城乡居民参保覆盖面,对于个人和整个社会民生的重要意义”相关情况。
做好参保工作,把广大群众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对防止因病致贫返贫、促进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基本医疗保险是防范和化解医疗费用风险的屏障。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国家保障居民健康权益的重大制度设计,是政府主办的社会医疗保险,其本质在于互助共济,体现共建共享的社会责任和个人健康保障责任。每个人都面临着不确定的疾病风险,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能有效分担医疗费用,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
其次,居民享受医保待遇的前提是个人参保缴费。《社会保险法》中明确规定了社会保险的缴费原则和享受待遇,体现了权利与义务对等。社会保险关系实质上就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一方面,国家对参保的个人是给予了补贴的,2023年的个人补贴达到640元,就居民个人来讲,取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有一个先决条件,即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医疗保险费。另一方面,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池子”越大,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只有人人积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医保基金的“池子”才能不断扩容增量,基本医保的覆盖范围才能不断扩大,医疗保障能力才能稳步提升。(许尔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