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县级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泸州市“三甲”医疗卫生机构增加至9家!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4-02-08 09:56:06 编辑:刘军 点击:
近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发文,公布2023年度三级综合医院评审结果,确定泸县人民医院、古蔺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志着泸州市县级“三甲”医院实现了零的突破,县级卫生健康事业正式开启“三甲”新时代,全市“三甲”医疗卫生机构增加至9家。
“十四五”以来,泸州市紧紧围绕四川省委赋予泸州市建设区域医药健康中心发展定位,紧抓委市共建区域医药健康中心契机,依托西南医科大学,以省市“三甲”医疗机构为龙头,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国省重点专科能力建设、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为抓手,统筹全市医疗资源配置,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持续提升医疗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影响力。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700家,建成三级医疗卫生机构17家(三甲9家),每千人口床位数8.98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5万人,全市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和水平居四川省前列,已具备为云贵川渝周边6000万人提供优质医疗健康服务的能力。
发挥优势,立足一流,积极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委市共建,强力支持区域医药健康中心建设。泸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率先与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签订《共建区域医药健康中心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由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委市共建协同推进工作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考核督促,同时,投入财政资金79.07亿元,推进17个卫生重点项目建设。
强强联手,成功申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2023年,以山东省立医院为输出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泸州医院为依托医院的山东省立医院泸州医院成功获批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获批省级医学中心,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启动省级口腔医学中心建设。
引才借智,持续提供科研转化强劲动能。泸州市持续强化校地合作,财政近年累计投入50亿元支持西南医科大学基础建设、人才引进、科学研究、环境打造等,累计建成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6家,数量居全省第二;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育工程,引进、培育各类高层次卫生人才2871人,博士及以上451人,60人入选四川省“卫生健康英才计划”,2人上榜全球2%顶尖科学家,西南医科大学校长张春祥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突出重点,扶优培强,推动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
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建设重点。泸州市卫健委围绕市域内群众就医急需、严重危害群众健康、转外就医突出的专科医疗需求进行专题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积极争取财政等多部门联合出台“十二条措施”强化政策保障;制定“十四五”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及市级临床重点专科遴选指标体系,分类分层提出建设任务,“十四五”计划分别新建国家、省级、市级、县级临床重点专科5个、20个、25个、40个以上。
积极申报立项,加速孵化培育。泸州市加大人才队伍、资金投入、设备配置、科研教学等方面建设支撑,争取市县财政900余万资金支持,重点孵化培育省市“三甲”龙头医院优势学科。“十四五”以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内分泌科成功申报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泸州市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重症医学科,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麻醉科等11个专业成功申报省级重点专科。目前全市建成(立项)国省级重点专科60个、川渝重点专科1个。
错位协同发展,学科集群融合。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重点提升创伤、内分泌专科能力;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成功开展人体器官移植5例,核医学特色诊疗技术全国领先,参与共建“生物靶向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TBM-001科技成果成功转化;泸州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国家心衰中心和胸痛中心,重点加快儿童保健、老年医学、神经外科等学科发展;省属驻泸医疗机构与市、县级三级公立医院形成布局合理、技术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集群发展新局面。
筑牢网底,提级促能,加快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
发挥县域医疗龙头作用。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人民医院明确“十四五”创建“三甲”目标,加强诊疗设备、特色专科、人才队伍、信息平台等建设,提升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疑难危重病的诊疗水平,带动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目前,泸州市共有5家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入选国家“千县工程”,泸县人民医院、古蔺县人民医院2家县级医院成功创建“三甲”,7家县级医院创建为“三乙”。
大力推进县域次中心建设。“十四五”期间,全市规划建设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25个,现已建成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16个,完成投资约11.86亿元,基层医疗机构达“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及以上实现全覆盖,建成省级基层临床特色科室9个。
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泸县加快推进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总结推广“1124”改革经验,在全国12个试验区工作评价排名第四,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莅泸调研高度肯定;有序推进四个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从“架构、管理、利益、服务、发展、责任”六个方面,细化医共体人员、编制、岗位、经费、管理、药物、财务、信息“八个统一”改革任务;泸县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作医共体建设经验交流分享。
惠民利民,“五心”服务,努力打造最佳就医体验城市
创新开展“五心”医院建设。2023年,泸州市在全市47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创新实施“五改善五提升”行动,3年内围绕优质诊疗、人文关爱、舒适环境、特殊群体就医和智慧就医等五大方面建设放心、爱心、舒心、暖心、省心的“五心”医院,努力打造最佳就医体验城市;设置医院服务和患者体验等评价指标,实行“分类排名、动态管理”“一年一评价、一年一通报”,工作举措在全省医政管理工作培训班暨改善医疗服务现场推进会上作工作交流。
大力实施门诊惠民“省心”行动。2023年10月起,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实施“一号管三天,一号管多科,惠及群众18.65万人次,节约费用约228.4万元。同时,通过推行“服务围着患者转”,泸州市44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设置“一站式”综合服务站,覆盖率93.6%,实行门诊多学科诊疗(MDT)制度,专家节假日接诊80余万人次,门诊平均等待时间由30分钟以上缩短到22分钟。第三方测评显示,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满意度均超过97%。
持续打造舒适温馨就医环境。通过针对孕产妇开展座椅“温暖”改造,设立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对公共设施进行适老化改造等一系列措施,泸州市已累计建成119家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此外,16家三级医院在候诊区增设“游乐园”等儿童设施,提供玩具和绘本。同时,泸州市还积极推广社工服务,21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累计招募医务社工和志愿者约1000余人,为5万余人次提供诊疗、生活、法务、援助等服务,服务时长约4.6万小时。
下一步,泸州市将紧紧围绕建设区域医药健康中心目标,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公平可及、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加快推动泸州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让全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泸州市卫健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