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7月23日,红四方面军31军在元坝子建立嘉陵县苏维埃政权,并将元坝子命名为“马克斯街”。随后,五千余名昭化儿女在党的召唤下参加革命,当地群众拥军支前,有着浓厚的双拥传统底蕴。
近年来,广元市昭化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元市双拥办的精心指导下,以“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只有加强、不能削弱”为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巩固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务实担当做好双拥工作,使全区双拥工作呈现出崭新局面,连续两届被命名为“四川省双拥模范区”。
思政引领,打造双拥新高地。深度挖掘宣传抗美援朝老战士李化武先进事迹,被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创作以李化武为原型的纪实文学《庄严的军礼》、可读性强的《八千里路》本土思政教育读本,以及《老兵李化武》手绘漫画作品,深入人心。充分利用该区红色文化“活教材”,抢救性全覆盖采访参战老兵,收集整理其口述历史档案,编印本土读物《红色荣耀》一书,剪辑思政教育专题片《百年忆初心》,被四川电视台报道。
选树典型,倡导双拥新风尚。深度挖掘抗美援朝老兵李化武自立自强等精神,市委号召全社会向其学习并组成宣讲团在全市巡回讲演其先进事迹。挖掘宣传最强“兵支书”姚坤祥先进事迹,其作为村支书解决村里撂荒地复耕的故事被中央电视台《三农群英汇》专题报道。选树培育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带头人昝树鸿,作为广元市困难退役军人关爱基金协会执行会长,获评四川省创业就业先进个人。
阵地建设,树立双拥新坐标。在全区打造双拥广场、双拥一条街、双拥路、双拥主题公园,服务广大居民在运动、休闲的时候耳濡目染接受爱国主义、国防及双拥教育,提高双拥社会知晓度。将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太公红军山烈士陵园打造为双拥公园,于园内专栏刊登昭化境内发生过的战役、拥军人物及故事,加强双拥工作的内涵教育。加强“双拥进景区”工作力度,结合昭化古城红色文化陈列馆打造退役军人荣誉墙,展现昭化优秀儿郎好风采。
尊崇关爱,唱响双拥主旋律。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向全区143名参战老兵赠送“六个一”学党史大礼包被省电视台报道,获得省厅点赞。组织抗美援朝老兵代表、军烈属、优秀退役军人参加“永远跟党走”“万人踏歌行”等全区重大活动,尽显尊崇。组织现役军人、军队文职人员、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开展医疗巡诊、免费体检,为其健康保驾护航。每年春节、“八一”开展全覆盖慰问,让尊崇之光照耀到每一位服务对象身上。为延伸服务触角,在浙江嘉善创建全国首家异地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经验被省厅评为创新经典案例并在全省推广,2023年分别成立驻广东、新疆、重庆、成都共5个异地退役军人服务站,让在外务工的昭化籍退役军人找得到组织,享得了服务,得到关爱。
丰富活动,吹响双拥奋进曲。从娃娃抓起丰富双拥活动,组织各学校通过班会、国旗下演讲及红色教育进校园等形式开展爱国及国防教育。举办“用军礼向党致敬”双拥艺术展,展示该区双拥工作及成效,彰显退役军人“退伍不退志、退役不褪色”的本色和建功立业新时代的精神。蜀道双拥艺术团编排《我家门前过大军》等特色双拥节目并在昭化古城乐楼演出,让游客切身感受军民深厚情谊。在新兵入伍之际,创新开展“六个一”欢送新兵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励新兵扎根军营,树牢建设国防的决心。紧跟新时代双拥工作发展,围绕“让军人职业受尊崇、军人军属得实惠、企业门店获效益”的工作理念,全力推进社会化拥军,先后发布三批覆盖医疗、教育、交通、餐饮、电影、酒店等10余个行业领域,共计优待服务内容159项优惠内容。
军地共建,奏响双拥交响乐。驻昭部队携手学校开展“橄榄绿牵手红领巾”活动,助力学生军训、到班开展国防教育,慰问帮扶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实现军民同乐的美好局面。与31610部队以李化武为纽带以实地走访和视频连线等方式开展思想、文化方面共建活动,密切军地友好关系。
昭化这片有着厚重文化积淀和富有光荣传统的热土,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使得双拥之花开遍全城,今后,昭化将牢记嘱托走在前,感恩奋进勇争先,以更加务实的举措进一步做好双拥工作,擦亮四川省双拥模范区招牌!(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