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朝天区:建成“一站式”解纷平台 打造为民解忧“终点站”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4-06-19 10:45:31 编辑:赵春蓉 点击:
建成全市乡镇首个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整合12个部门集中办公;建立调解员队伍库、调解案例库、法律法规库,总结形成“1331”工作模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89件,矛盾纠纷调解提速60%以上,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
群众“一扇门进出”、纠纷“一揽子调处”、矛盾“全链条化解”,近年来,朝天区羊木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镇综治中心构建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平台,打造为民解忧“终点站”,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整合资源 高标准建设“一站式 ”中心平台 
6月18日,走进羊木镇综治中心,40平方米的群众接待厅、1个综合窗口、2个专门窗口,受理矛盾纠纷、信访诉求、投诉举报等;3个综合调解室、1个专门调解室、1个“老妈妈”劝和队(室),“一站式”调处矛盾纠纷;另有法官工作室、检察官工作室、“ 汪叶”工作室、心理咨询室,提供个性化矛盾调解服务。
“羊木镇是朝天区城市和经济副中心,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加快、城镇化加速、重大项目推进,涉征地拆迁、山林土地、邻里纠纷等各类矛盾多发。”基于此,2022年7月,羊木镇对原羊木镇幼儿园闲置校舍进行改造,整合镇纪委监察室、网格化管理、公共法律服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等中心资源,高标准建成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立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平台。
而为了满足群众对专业服务的需求,羊木镇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等7名工作人员常驻中心,法庭、人社所、农业站等部门负责矛盾调处的10名人员轮驻中心,自然资源所、市场监管所等部门随叫随驻“一站式”接待群众、处理问题、调解纠纷。
同时,在群众接待厅还建成了具有乡土特色的调解人才、调解案例、法律法规信息服务系统。在每个调解室安装视频系统,实现远程调解、线上指导、现场调度、适时督导,助力矛盾纠纷调解。
完善机制 高质效推进矛盾纠纷“一地办 ” 
羊木法庭庭长汪叶年均结案300余件、调撤率达70%以上;老妈妈劝和队赵崇清,参与调解婚姻家庭纠纷等各类案件50余件;邻里纠纷、房屋宅基地、婚姻家庭等8类21条本地调解案例入选案例库……
为高效化解矛盾纠纷,提升调解组织化解矛盾纠纷的执行力和公信力,羊木镇综治中心制定了《矛盾纠纷调处流程》,健全完善了排查报告制度、分流交办机制、协同联调机制、研判会商机制、监测预警机制、跟踪回访机制等八项工作制度,力争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控制在萌芽。
“烦心事、扯皮事,到了这里都不是事。”羊木镇综治中心负责人介绍,在日常调解中,中心把现场来访、线上反映、村组上报、排查发现、部门推送、上级交办6类事项统一在综合窗口受理登记,然后进行审核筛选,分类分流交办。
同时,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行业性调解、专业性调解有效联动,诉调、警调、专调、访调有力配合,形成分流交办、即接即办、全程督办、结果反馈等协同调处工作闭环;中心每日汇总梳理矛盾纠纷情况,并采取“红、黄、蓝”分类分色预警方式,对矛盾纠纷进行分级管控预警。
除此之外,中心对所有受理的矛盾纠纷调解过程和调处结果开展满意度测评、回访评价、次轮调处,提升矛盾纠纷调处质效,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
协同化解 高规格打造为民解忧“终点站 ” 
一枝一叶总关情,点点滴滴润民心。家庭、邻里等矛盾纠纷,看似鸡毛蒜皮,却一头连着基层治理的“安全指数”,一头连着家家户户的“幸福指数”。
为全面摸清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隐患的苗头,羊木镇综治中心联动群众、网格员、联村干部、村“两委”干部、村(居)民组长深入辖区各村、社区、人员密集场所开展预防性矛盾纠纷排查走访工作,然后由中心汇总建立台账,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排查化解工作,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由“事后调”转向“事前防”。
同时,羊木镇综治中心纵向采取“333”式分级调解,村(居)民小组调解3次不成功的向村调委会报送,村调委会调解3次不成功的向镇中心报送,镇中心调解3次不成功的向区中心报送;横向采取“一站调”联动调解,简易纠纷即接即办“马上调”,复杂矛盾纠纷会商研判后指定牵头单位、协助单位限时办结“一地调”,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报送镇领导协调相关部门全程督办“包案调”。
 “不管是调解成功的还是引导走其他程序的,最终都要反馈至矛调中心结案,并进行评价回访,最后形成卷宗归档。”羊木镇党委主要负责人不无自豪地说,一年来,80%的矛盾在村组化解,20%的矛盾在镇中心化解,“一站式”化解平台成为为民解忧的“终点站”。(张敏 韩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