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宝藏”特产晋升“国家级”,远销海外!“户口”就在彭州

来源:彭州发布 时间:2024-06-19 16:31:13 编辑:林锐森 点击:
鱼子酱,因其营养丰富、口感细腻,有“黑黄金”之称,与鹅肝、黑松露并称世界三大珍馐。长久以来,鱼子酱的原始产地和故乡都在欧洲,而现在,中国也能生产出高品质的鱼子酱。
发端于彭州的本土企业——四川润兆渔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兆渔业”),凭借超50吨的鱼子酱年产量,在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达到12%。今年1月初,随着一场几乎全民参与的南北方文旅大“喊话”,“四川鱼子酱”作为“四川礼物”成功“出圈”,润兆渔业更是于日前成功入选第八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部分企业名单
鱼子酱这个舶来品如何变成“本土特产”
走,跟着彭妹妹去探访背后的故事
农产品想要走出国门,需要一系列从品种、品质到品牌的打造,而像鱼子酱这种世界各地食客饕餮的“座上宾”,如今能成功打入全球高端市场,离不开润兆渔业董事长李军近20年来对全产业链条的耕耘。
1991年,李军从大连水产学院毕业后,便投身水产养殖业。1996年,他在彭州租下一个养殖场,养殖大口鲶鱼,仅用了五年时间,就成了当地最大的大口鲶鱼养殖户。2002年夏天,他做出一个让大家意想不到的决定——走差异化竞争路线,转行养殖鲟鱼。“从源头保品质,我们有自己的鲟鱼繁育基地。”李军说,苗种繁育作为鲟鱼产业链前端的关键环节,在全产业链掌控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彭州的基地主要承担着科研探索和技术研究的重要职能。
据李军介绍,早期人工养殖的鲟鱼苗靠采购、进口。2006年创办润兆渔业后,他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搞研究,突破鲟鱼繁殖技术。用了整整8年时间,李军及其团队通过亲鱼的引种和技术引进,成功培育出多种鲟鱼种鱼,并孵化了鲟鱼苗。
如今,润兆渔业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建设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和实验室均在彭州,并打破了原有鲟鱼繁育、养殖加工和销售全部由公司内部完成的封闭产业链,将鲟鱼养殖特别是规模较大的种鱼养殖开放面向社会,采取“企业+农户”的模式,向农户提供优质苗种和技术规范,指导并带动农户积极从事鲟鱼养殖。“我们在彭州建立了3个养殖基地,并为附近的村民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

运用智能设备管理鱼池
“一条鲟鱼从幼苗到能够产卵的时间需要8到12年。而它最宝贵的精华即鱼子酱,从取卵到装盒仅需15分钟。”李军介绍道,鱼子酱之所以产量稀少,除了靠水,还得靠养。
要获得顶级的鱼子酱,“无抗养殖”是关键。而“无抗”养殖里的“抗”,是指抗生素。彭妹妹了解到,3龄以前的鲟鱼就像人类的婴幼儿时期,抵抗力相对较弱。为此,润兆渔业通过和川农大动物科技学院合作,构建了鲟鱼成鱼高效养殖和主要致病菌早期诊断及无抗防控技术体系,对3龄以前的鲟鱼,通过将植物多糖拌入研制的专用饲料里,以增强幼鱼的免疫力。
据介绍,在鲟鱼养到3个月至3年的时间内,养殖基地会通过B超技术辨别雌雄,然后将其分开养殖,等待性成熟后再进行取卵。为保障鱼的健康程度,还要定期为鱼进行“体检”,确定鱼卵的饱满程度、怀卵量,再用穿刺的方法取出鱼卵检验其是否合格,最终才能取得最优质的鱼子酱。
一罐小小的鱼子酱,从鲟鱼养殖到产出鱼子酱产品,其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都充满了现代科技,先进的科学养殖技术造就了鱼子酱稳定的高品质,也为进一步占领国际鱼子酱市场奠定了基础。
经过多年的工艺打磨和品质管理,润兆渔业的鱼子酱通过国内外的各项认证和许可,远销美国、德国、比利时、阿联酋等30多个国家,构建起了从养殖端的苗种繁育、商品鱼养殖、亲鱼梯度储备以及鲟鱼子酱与鲟鱼产品研发、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
随着今年鱼子酱的“出圈”,以及群众认知度和好感度的提高,相信不久后,彭州将会有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彭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