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千亿带动万亿产业 成都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成都召开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4-06-19 17:23:11 编辑:林锐森 点击:
6月19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了“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机关党委书记丁琴在会上详细解读了《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和《成都市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及其实施细则。明确到2026年,成都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达到17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核心算力规模达到30000PFlops,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成都将建成创新活跃、能级领先、应用广泛、要素集聚的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六大行动计划:夯实产业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
丁琴在会上介绍,《行动计划》聚焦“大创新、大算力、大数据、大培育、大场景、大要素”,明确提出未来三年成都将坚持创新引领、场景赋能、项目支撑、专班推进的思路,重点推进六大行动,夯实产业基础,实现发展目标。
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培育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40个,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大模型。实施算力支撑能力攻坚行动,力争算力规模达到30000P,进入副省级城市前3。实施数据供给质量提升行动,打造线上数据流通平台和线下公共服务空间,汇聚超过10亿条公共数据和500亿条行业数据。实施集群发展能级跃升行动,构建“2+6+N”产业空间布局,形成“链主+专精特新+创新型中小”企业梯队。实施场景融合应用培育行动,紧牵应用场景这个“牛鼻子”,打造150个创新应用场景,培育示范应用产品超过500个。实施高端产业要素倍增行动,提升人才、金融、能源等全要素能级。
构建“数据、算力、算法”全要素政策体系
会议指出,为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成都已先后印发《成都市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和《成都市围绕超算智算加快算力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本次发布的《成都市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及其实施细则,简称“算法10条”,标志着成都完成了人工智能“数据、算力、算法”全要素政策体系的构建,成为全国首个分别出台人工智能“三要素”产业专项政策的副省级城市。
“算法10条”支持从理论算法研发到产业应用转化的全环节发展,包含促进算法发展、推动能级提升、构建产业生态三部分共10条措施,政策预计于7月开始申报。
产业规模780亿元 稳居中西部第一
据悉,自2021年以来,成都先后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大力推进产业建圈强链,经过三年培育,已基本实现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产业链全覆盖,奠定良好发展基础。2023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780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40%,拥有企业近900家,产业竞争力稳居中西部第一。
“智慧蓉城建设”加速数据资源汇聚,全市六批次46家市级单位授权交付公共数据5.7亿条,在全国首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成功获领了全国首批数据标注基地建设任务。在算力上,成都构建“超算+智算+通算+边缘计算”多元异构算力设施,成都超算获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成都智算入选工信部2023年先进计算典型应用案例,目前智能算力规模超过4700 Pflops。
在未来,成都将以人工智能三年行动计划为路径,以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为抓手,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为原则,围绕人工智能全要素提升、全场景应用,扎实推进“六大行动”,今年再造一个千亿产业,三年规模再翻一番,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陈梦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