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开矛盾纠纷排查部门联席会10次,成功处置300余条预警线索,办结群众各类诉求2633件,办结各类矛盾纠纷疑难积案224件……今年以来,四川省都江堰市公安局深化“微网实格”建设,做深做细矛盾纠纷教育引导、疏导化解、源头管控等工作,围绕“重点要素”“群众诉求响应”“民生积案攻坚”等环节建立清单式管理机制,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重点要素清单——矛盾纠纷“格”中化解
今年4月,都江堰市公安局玉堂派出所社区民警刘斌接到网格员反映:辖区某村民因租金问题与电站工作人员发生纠纷。得知情况后,刘斌迅速开展走访摸排、了解事情原委,后经派出所协调,街道办、驻村律师以及村民代表等多次召开沟通协调会议,最终双方达成共识,成功化解了这一风险隐患。
都江堰市公安局通过融合网格员“本土优势”和社区民警“专业优势”,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建立风险隐患“重点要素清单”。根据清单里的具体情况,公安机关强化与属地党委政府、司法机关的互联互通,对可能存在的矛盾纠纷隐患提前预警,落实矛盾纠纷移交、信息反馈等衔接机制,同时以“坝坝会”“见面会”等形式搭建交流渠道,努力实现矛盾纠纷“格”中化解、风险要素“格”中管控。
今年以来,都江堰市公安局与相关单位召开矛盾纠纷排查联席会10次,化解矛盾10起、消除隐患5起,收集的预警线索均得到成功处置。
群众诉求响应清单——民生问题多元治本
今年6月,南桥派出所通过纠纷警情清单系统,发现某餐厅两位员工长期因工作矛盾多次报警,甚至还发生过相互推搡导致其中一人受伤入院的情况。分析研判后,南桥派出所积极组织社区干部、人民调解员、律师、亲戚朋友等多次上门开展纠纷调解、谈心谈话工作,避免“治标不治本”的情况出现。
都江堰市公安局将群众诉求清单化管理,按照“一站式受理、多元化调处、全链条化解”的思路,优化整合乡镇、社区干部、调解员等力量,搭建立体化、信息化、现代化群众诉求反映机制。对重复报警的矛盾纠纷进行风险评估,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等多种方法开展化解工作;对辖区案件、警情高发的部位实施“巡逻+调解”模式,流动调解队及时处置潜在的矛盾纠纷;搭建微信“村、所、镇”三级“沟通桥”,开设“线上调解室”,连线社区民警、人民调解员、律师等实现“异地同屏”释法析理。
今年以来,都江堰市公安局依托网络理政、社会化评价、警情案件监督服务平台,接受各类群众反映诉求2756件,办结群众诉求2633件;各派出所联合社区干部、五老乡贤、网格员等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013起。
民生积案攻坚清单——查漏补缺跟踪问效
今年7月,都江堰市青城山镇某社区发生一起因离婚纠纷造成的互殴案件。公安机关在案件复盘总结中思考:如何化解疑难复杂的民生类矛盾纠纷?
都江堰市公安局以“清单制+责任制”为基础,一方面建立“民转刑”“刑转命”预防排查机制,筛查不属于公安机关主管,但矛盾纠纷激化后可能酿成严重后果的矛盾风险,及时移交辖区镇(街道)和司法所和相关部门,提前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进心理疏导、心理干预;另一方面,紧抓“复盘”环节,查漏补缺,建立矛盾纠纷“回头看”机制,定期对已化解矛盾纠纷进行经验总结,对未化解矛盾纠纷进行难点提炼,深入分析矛盾纠纷化解典型案例,梳理固定化解过程中的优秀经验做法,拓宽处置思路。
今年以来,都江堰市公安局已召开纠纷调解复盘会56次,专题分析矛盾纠纷化解典型案例5个,办结各类疑难积案224件。(人民公安报记者 谭广涛 通讯员 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