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第二次联席会议召开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9-13 14:14:04 编辑:张夏桐 点击:

9月11日,成都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第二次联席会议召开,会议传达了近期党中央、省委、市委有关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审议了《成都市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机构备案管理办法(暂行)(送审稿)》(下文简称《管理办法》)、《成都市技术经济(经理)人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送审稿)》(下文简称《行动计划》)等4项科技成果转化有关工作方案及管理办法。

如何开展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管理办法》提出,加强对科技成果评价第三方评价机构管理,规范第三方评价机构评价行为,引导科技成果评价中介服务行业自律规范有序发展,推动科技成果评价工作高质量发展,将建立《成都市科技成果评价第三方机构推荐目录》定期发布机制,通过完善成都市科技成果评价管理,引导和规范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科技成果评价活动。
同时,加强成都市技术经纪(经理)人队伍建设,《行动计划》提出,要充分发挥技术经理人在成果供给端和产业需求端“连两端”的关键性作用,促进科技成果在蓉转化。《行动计划》同时明确,围绕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聚焦技术转移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引育一批高水平技术经纪(经理)人、打造一批高能级技术转移机构、搭建一批高质量技术转移平台、开展一系列品牌技术转移活动。建立技术转移人才评价体系,强化技术转移人才市场化配置,营造多元化技术转移人才应用场景,推动我市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建设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打造技术转移人才标杆示范地,促进科技成果就近就地转化。
挖掘、发布科技成果1200项
全市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同比增长66.8%
成都市科技成果转化“一号工程”推进情况如何?据了解,上半年,全市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6家(总数145家)、国家级孵化载体2家(总数76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798家,同比增长14%;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91958件,同比增长27.9%;组织1400余家企业参加“校企双进·找矿挖宝”活动,挖掘、发布科技成果1200项,引进北大汤超院士等创新团队61个;科创投基金总规模达409亿元,“人才贷”“成果贷”“研发贷”等科创贷产品帮助89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用贷款40.70亿元。1-7月,全市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完成1037.46亿元,同比增长66.8%。
健全成果转化工作推进机制。建立了成都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联席会议制度;组建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出台实施《成都市进一步有力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

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全面深化校院地战略合作,签署成都与清华大学全面深化合作协议;形成成都与中科院、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校地合作协议和项目清单;开展“校企双进·找矿挖宝”成果对接系列活动,上半年累计举办清华大学、西安电子科大、中核集团等成果对接专场活动150场,发布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科技成果1200余项,成功引进顶尖科技创新团队61个,招引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高能级创新平台32个。
提升企业成果吸纳转化能力。启动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专项,已征集重大成果转化项目8个;支持企业吸纳转化高校院所成果,上半年支持252家企业购买转化国内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329项;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推动企业新上规432家、新上市过会11家,新上榜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86家、全市累计达到202家,推荐7家企业申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加快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高标准打造实验室体系,6家在蓉国家重点实验室进入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序列,新增组建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4个方向天府实验室加快实体化运行,引聚杰青、优青等高层次科研人才近200人,在微纳电子、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卡脖子”项目攻关70余项;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正式揭牌;加快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出台实施《成都市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资助管理办法》。
优化成果转化服务生态。加快建设成都科创生态岛,征集重点展陈品450余个;制定首批技术转移机构招引清单,加快组建成都市技术转移联盟;开展技术经纪(经理)人培训共12(场),新培训技术经纪(理)人突破1000人次,是以往年均数量的2倍。
天府新区推动“中科系”转化项目落地实施
高新区已认定开放24个中试平台
天府新区努力推进“中科系”成果转化重点项目进行推进,积极对接天府兴隆湖实验室、中科院光电所等“中科系”在蓉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全力推动“中科系”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实施,加快天府实验室成果转化应用,其中推动天府兴隆湖实验室获得专利授权34件;大力推动中科院光电所核心技术产业化,积极促进精密光学系统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落地新区;整合供需资源,畅通成果转化对接渠道;联合中科院成都分院选址成都科创生态岛筹备举办首场“校企双进·挖矿找宝”中国科学院专场活动,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初步汇集“中科系”科技成果和技术需求130余项,将采取线下活动+“科创通”平台专区线上发布等多种模式推动成果供需匹配、要素高效共享。
高新区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中,中试平台建设成为一大亮点。目前,成都高新区认定开放24个中试平台,加快建设8个中试平台,规划布局20余个中试平台。例如,总投资20亿元的高投芯未IGBT中试平台,将填补成都高新区面向全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提供高性能功率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组件的空白,总投资约13亿元的功率半导体中试研发平台,将实现成都本地流片环节零突破。
据了解,为加快中试平台建设,高新区数措并举;出台全方位中试十条政策,激发企业投资积极性;规划布局中试载体,有效承接中试平台落地;坚持市场化运作,提升中试平台生存能力;营造“中试+”生态,构建科技成果转化闭环。(温彩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