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 | 《逐梦》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8-22 15:55:24 编辑:邓书琴 点击:
2022年10月份晚上九点,我跟着室友第一次踏进了115。在这里有一群可爱的人,我不知道他们不久以后是我的老师、我的师兄、我的师姐和我的队友们。黄尚军老师是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一位退休教授,同时也是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全国师德标兵。
黄尚军教授所住的地方叫115,源自从前未施工处和同学们一起住的寝室号。现在的115在校园内,是十几个孩子的家。每天下午,下课的同学们便从各处的教学楼汇聚到115吃饭,饭后大家一起学习,老师与同学们分享发现个人遇见的问题最后一起解决。
自来了115一次后,我就对这个地方充满了向往。自此,我留了下来。来到115后一个月,我开始记录115的老师和同学的生活。越是记录越发现自己与周围同学的差距有多大,用黄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你不做事,不知道自己有好笨”。这个感知在大家处在同一优秀集体的时候显得尤为明显。在115,有一位特殊的孩子,他是我们所有115成员的弟弟。也是黄老师亲自带在身边培养了三年毫无血缘关系的聋哑弟弟。黄老师将他从村子里带出来,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与优秀的集体呆在一起,渐渐地变得越来越优秀。
在开始的半年里,不知道为什么,我与弟弟总是很少见面。因为专业的原因,黄老师在给了我很多指导,我来了没几天,就叫我看过去的师兄师姐们拍的片子。当我看的《我的老师爸爸》才了解到这个弟弟的存在。今年的五一节假日,我们一起去到了乡下,把115的电脑、书籍全都搬了去。既能照顾地里我们种的玉米和桃树,又能借此做科研,改善同学们的生活。这个时候我们一群人才感受到我们和弟弟之间的差距,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了解到了很多有关巴蜀民俗方言的知识。在下乡的第二天一早,黄老师就带着我们去赶集买菜,为即将到来的同学们准备充足的饭菜。我们来到集市,黄老师便叫我去多拍些照片“你要晓得,这些东西才叫民俗,好巴适嘛。”那天,我的任务与其它的同学的都不一样,感叹民俗蕴含在这些普通日常的事物的同时,又明白了做科研与日常的拍照根本不一样,好看是好看,但都是花架子,毫无用处。这里我的拍摄思路开始有些转变。在乡下待的这几天,几乎每天同学们都在劳作,闲暇之余,也能对一些东西有深入的思考。她是化学学院的,在研究光线透过竹林时所产生的丁达尔效应,他是汉语言文学的,向黄老师请教婆婆正在收拾的油菜杆子的民俗名称,叫做挽草把。弟弟在晚上收工后,也掏出了铅笔小画一下。当我傍晚时,抬起带着血泡的手按在浇水冲出的小水坑里时,我感受到了那一瞬间人与自然的沟通。
大学唯一一次的五一下乡之旅结束了,虽然身体很累,但是一切都是值得的,有意义的。记录了可口的草莓、成熟的菜籽、碧绿的玉米,也记录了幺公公采蜜、燕子归巢、梳果等珍贵的民俗影像。在玩中、劳作中感受到多学科交融的奥秘,在实践中,我们这一批青年、要学会将自己已知的知识经验与其它学科融合起来,有时想拍出丁达尔效果,也可以借助摄影方面的知识。感受自然也不是光学生物就能感受到的。
总之,在实践中我们能够检验出理论知识的不足。当多学科理论融合起来,在实践中又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从而推陈出新。新一代的青年只有握好实践创新,才能更好的发展自身,从而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将个人梦想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中迎接梦想的到来,我们整装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