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蜀韵 百部川扬 | ​《芦山非遗 文化传承》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8-15 09:45:28 编辑:邓书琴 点击:
该选题名称为《芦山非遗文化传承》,由芦山县地方志编纂中心联合县融媒体中心共同制作,作品主要以芦山非遗为主题,视频着重展现芦山县非物质文化——芦山花灯、刘氏木雕、八月彩楼会、七里夺标民俗文化节、芦山庆坛。
芦山县文化底蕴深厚,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着重从非遗资源保护挖掘、非遗人才队伍建设、非遗宣传推广等几方面加强非遗保护工作,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目前,我县有省级非遗保护项目4个,市级非遗保护项目1个,县级非遗项目2个。芦山县地方志编纂中心深入贯彻落实芦山文旅兴县战略,立足县情实际,发挥自身职能,当好地方非遗文化的守护者、挖掘者、利用者,借助深厚的文化底蕴、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加强非遗文化宣传,着力提升“传奇古姜城、魅力新芦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加快推动文旅融合、农旅融合注入新的活力。
芦山花灯:源于古青羌族傩戏,“傩中有灯,灯中有傩”,时研究傩戏的活化石,兴起于汉,盛行于宋,是至今仍流传民间的一种歌舞小戏,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芦山花灯是四川省三大花灯之一,是拥有独特而唯一价值的民间艺术。芦山花灯的角色,一般有二名角色,一为丑角三花脸(男性),一为旦角幺妹子(女性),也多有反串角色的情况。男角花鼻子反穿羊皮褂,腰缠红绸带,头带窝成船形的无顶草帽圈,手握蒲扇,戴夹鼻八字胡。女角幺妹子作村姑打扮,脸施脂粉,鬓贴云片,额角贴花黄,头缠青丝帕,簪粉花,系青布满身围腰,握花折扇,执彩绸巾。现代芦山花灯多有众人陪唱伴舞。2011年批准为省级非遗之一。
刘氏木雕:芦山雕刻文化源远流长。1974年在思延镇出土的汉马乌木根雕将芦山的雕刻历史追溯到了2300多年前的东汉。汉代时,芦山就有樊敏碑、阙、兽,王晖石棺,杨君之铭及石兽,石羊上石兽及阙,还有石刻楼房、摇钱树座、石佣等。雕刻艺术代代相传,绵延不断,直到唐、宋、元、明、清、民国的各类石雕木刻,遍及建筑、寺庙、牌坊、摩崖、墓葬等,造型各异、精美绝伦。在灿若繁星的雕塑艺术中,芦山根雕独树一帜,形成了以“汉魂”、“蜀根”为主题的根雕文化,其中更有省级非遗代表刘氏木雕。刘氏木雕,传承蜀汉石雕艺术精粹,融合古代庙宇建筑和神像雕塑的木刻艺术,取形于乌木的自然特点,以“巧”雕之,承载着芦山永恒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八月彩楼会:八月彩楼会始于南北朝,至宋代时甚为隆重。每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全城高搭彩楼,鼓乐并奏,歌舞竞胜。这项活动在南街汉姜侯祠内的平襄楼举行,历代地方长官在此主持祭祀。祭祀时,在楼前进行傩戏、庆坛、花灯的庆演。芦山八月彩楼会姜维祭祀民俗活动,在全国三国文化民俗中独具特色,影响深远。2006年列为省级非遗之一。
七里夺标民俗节:据芦山县志记载,芦山县旧时芦山百姓于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在县城七里山七里亭,举行一年一度的祈祷丰稔盛会。“七里夺标”是芦山劳动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形成的独特的民间民俗活动,它体现了劳动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祈祷丰稔的愿望,也展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游艺和体育、信仰和崇拜,以及道教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当地古青衣氐羌族文化为基础的独特民俗,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芦山县委、县政府于2006年—2013年举办七届“七里夺标”民俗节,并被选为“四川省十大民间节日”,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了这一遗产。2012年批准为省级非遗之一。
芦山庆坛:北宋大观三年,当地人为纪念蜀汉名将平襄侯姜维,建造了平襄楼,每年八月十五日(相传是姜维殉难日),在平襄楼由官府主持,设坛庆祭。芦山庆坛是一个驱邪除疾、祈福纳吉、酬神还愿的傩戏剧种,庆坛有官坛和民间坛之分。芦山庆坛也是一种庆坛法事与戏曲艺术相结合的傩戏剧种。由九个程序组成。其中三个程序重在法事,另外六个程序均为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形象的“折戏”和全本戏,其间载歌载舞,插科打诨,翻演神话故事,娱神娱人。被戏曲史办誉为戏剧活化石。2006年批准为市级非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