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百里程十万树’的绿意盎然,到‘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灿烂文明,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可以清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深情牵挂与高度关切。”崇州市文化体育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是推动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内容。
崇州,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素有“蜀中之蜀”之称,有4300多年历史和2300多年的建制史,是四川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不可移动文物429处,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3处,分别是罨画池(含州文庙、陆游祠)、双河遗址、紫竹遗址,省级文保单位8处,市级文保单位17处,县级文保单位16处,馆藏可移动文物1500件。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考古发掘和文化遗产研究,持续探寻古蜀文明发展脉络。持续完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坚决守牢文物安全底线、红线、生命线。”崇州市文化体育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突出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持续推进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加快对小东街、罨画池片区、元通古镇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保护;加强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建设,提高博物馆策展、文创和社教水平,依托数字技术,持续增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创新活化能力。利用好崇州文庙祭孔大典、元通清明春台会等文化资源,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文艺创作、文创设计、民俗庆典开展和旅游线路推广,构建文化地标和文化空间体系,为广大市民带来多彩的文化体验。
同时,大力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增强历史自觉、文化自信。加强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阐释展示,延续天府文化根脉。利用中央美术学院驻四川成都传统工艺工作站将以道明竹编、怀远藤编项目为重点,建立成都市传统手工艺研修聚集平台,使更多年轻非遗传承人进入高校研学。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乡村的现代化转型、非遗的保护与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力争让崇州实践成为全国样板。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文明传承、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相融合,扩大崇州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成都日报锦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