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姚昀辰,今年37岁,现在是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区分局猛追湾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2010年3月入警,2016年到祥和里社区工作,2019年又来到建华社区。直到今年,姚昀辰已经在社区工作近八年了。
猛追湾片区本就处于成都历史悠久、建筑古老的地段,加之地形复杂,社区多是老厂家属院。老社区和新楼盘纵横交错、原住民和外来人员交叉重叠,久而久之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矛盾风险和邻里纠纷。姚昀辰与家属院老人之间的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制定“寝室公约” 共创“无噪环境”
夜晚的339电视塔灯火通明,成为了成华区最繁华,也是最热闹的商业街区。由于工作原因,附近娱乐场所和餐饮店把员工宿舍租在了旁边的小区内。每天员工深夜下班后造成的噪音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令附近小区老住户头疼的难题。这是社区民警姚昀辰到社区工作以来遇到的第一个艰巨的任务。
2021年5月,339电视塔附近某小区的自治管理委员会成员张阿姨反映:附近娱乐场所员工深夜下班回家打扰到了小区的老住户。由于小区内老年人居多,睡眠较浅,下班回来的员工通常成群结队、大声喧哗,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的正常作息。姚昀辰得知情况后,立马联系小区网格员及微网格员开展入户走访,发现原来不止一户人家有此情况,小区内有多间房屋出租给了附近娱乐场所的员工,导致多家住户同时备受困扰。
姚昀辰立即找到租户和相关责任人,耐心详细说明小区情况,希望能够换位思考,互相理解,最后达成了“寝室公约”。附近娱乐场所的负责人积极响应“公约”,并将“公约”纳入到了员工的绩效考核中,这才解决了小区住户的“心头病”。正是因为此次“噪音扰民”问题的完美化解,姚昀辰这位朴实、接地气的社区民警才正式地被当地群众所接纳和认可。
一把钥匙打开老人内心 锁住警民间的情谊
“喂,今天血压是好多呢?”
“没有增加吗?那就好!”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进建华社区办公室时,社区民警姚昀辰就开启了一天的工作。电话那头的老人正是姚昀辰近年来重点关注的孤寡老人之一张婆婆。姚昀辰与张婆婆的初识说来也巧妙,那会儿正是全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个社区都在整齐有序地排队做核酸,张婆婆所在的建华社区也不例外。当时姚昀辰带队正在社区核酸检测点执勤,突然发现在不远处的人群中,一位年过古稀的老奶奶似乎有些泪眼婆娑。为了弄清楚真实情况,姚昀辰立马请老人到社区办公室坐下,并接了一杯温热开水递给老人。
张婆婆今年76岁,没有子女也无配偶,现在是一名退休工人。长期的独居生活造成了张婆婆只能自理生活,日子枯燥无味,遇到事情也无人诉说。姚昀辰得知情况后,与张婆婆互加了微信,关心、报备成为了张婆婆和姚昀辰的日常例事。张婆婆家里灯泡坏了,姚昀辰就买来新的灯泡为其换上;张婆婆想要用电脑网购,姚昀辰就带上工具为其安装电脑;张婆婆身体不便经常出门,姚昀辰就提上蔬菜水果不定期上门拜访......这也就有了文章开头姚昀辰打电话关心张婆婆测量血压的一幕了。
两个多月后,张婆婆突然有一天找到姚昀辰,如释重负地将家门钥匙交到了姚昀辰手上,语重心长地说:“小姚啊!钥匙给你,我放心!”姚昀辰顿时心生疑虑,立马询问张婆婆最近是否遇到困难,张婆婆这才道出缘由。原来她多年前因为高血压、冠心病被医院抢救过两次,加上长期的入眠困难,无依无靠的她害怕自己突然有一天发生意外无人问津。姚昀辰听后立即拉着张婆婆的双手,安慰地说道:“放心!您就把我当成自家的儿子,有啥事您随叫,我随到!”
“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
2023年3月的一天,姚昀辰在社区工作群里收到了一条求助信息。大致内容是群里的一位阿婆在附近的门店买了一些保健品。由于门店突然暂停营业,阿婆交完钱却还未拿到商品,一时心里着急,只能找到姚昀辰。姚昀辰看到信息后立马联系阿婆,但一直联系未果。着急的姚昀辰只能先找到门店所在物业,通过物业联系到房东,最后通过房东终于联系到了这家保健品店铺的负责人,及时将阿婆的东西悉数退还。
就在这时,姚昀辰也终于联系上了阿婆,阿婆得知后开怀大笑地说道:“哎哟,我手机没在身边,人还在外面旅游呢。没想到我还没回来,事情就给我解决了,真的是太感谢了!”姚昀辰回应道:“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我的职责就是帮您解决问题。”
这三件事其实只是姚昀辰日常工作中的缩影,还有很多类似的事件。当问及姚昀辰为何能够保持耐心,饱有热情地与老人们交谈和解决问题时,他提到了自己的母亲:“我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看到有困难的人就要帮’,这句话一直影响着我,我也一直在践行这句话。”姚昀辰摸着头,笑容憨态可掬地说道。
有人说姚昀辰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也有人说他像一头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实事;他觉得自己更像是一位“家长”,社区就是一个大家庭,他需要为这个大家庭指引前进的方向,解决问题,活跃气氛,让生活在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幸福指数更高,警民关系更融洽。
“当好社区居民的‘大家长’,做好人民群众的‘护身符’就是我的职责所在”,姚昀辰说道。(成华公安分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