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营经济“轻装上阵”

来源:成都日报 时间:2023-03-15 09:29:57 编辑:张嘉钰 点击: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关于“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的方针政策,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是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任务。
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要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障碍,依法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二十大更是将“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纳入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顶层设计中去。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概括起来讲,我国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可以说,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从来没有动摇。我们强调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的方针政策不会变,也不可能变,因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同国有企业一样,都是自己人。
客观认识当前民营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有的人发表了一些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比如,有的人提出所谓“国进民退”“民营经济离场论”,说民营经济已经完成使命,要退出历史舞台;有的人提出所谓“新公私合营论”,把现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曲解为新一轮“公私合营”;有的人说加强企业党建和工会工作是要对民营企业进行控制等。这些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不符合党中央的大政方针。
客观地讲,经过三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一系列风险因素,当前一些民营企业尤其一些中小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这是不争事实。当然,这些困难和问题成因是多方面的,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等多重矛盾问题碰头的结果。
一是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结果。三年新冠肺炎疫情,给企业的生产、流通等环节带来了明显的冲击。与此同时,一段时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风险积聚,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明显抬头,给我国经济和市场预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民营企业占我国出口总额的45%以上,一些民营出口企业必然会受到影响,那些为出口企业配套或处在产业链上的民营企业也会受到拖累。
二是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结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我们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扩张速度会放缓,但消费结构全面升级,需求结构快速调整,对供给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必然给企业带来转型升级压力。在结构调整过程中,行业集中度一般会上升,优势企业胜出,这是市场优胜劣汰的正常竞争结果。市场有波动、经济有起伏、结构在调整、制度在变革,在这样一个复杂背景下,部分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是难免的,是客观环境变化带来的长期调整压力。
三是各项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结果。在三年抗疫期间,不少地方政府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但不得不承认:一些政策落实不好、效果不彰,有些部门和地方对党和国家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大政方针认识不到位,工作中存在不应该有的政策偏差,在平等保护产权、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等方面还有不小差距。此外,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有些政策制定过程中前期调研不够,没有充分听取企业意见,对政策实际影响考虑不周,没有给企业留出必要的适应调整期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解决,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当然,我国民营经济遇到的困难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一部分民营企业经营比较粗放,热衷于铺摊子、上规模,负债过高,在环保、社保、质量、安全、信用等方面存在不规范、不稳健甚至不合规合法的问题,在加强监管执法的背景下必然会面临很大压力。
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地方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我们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变压力为动力,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成都作为四川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一核”,理应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更好地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第一,积极开展营商环境对标创新行动。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发展最重要的“软实力”。成都市应加快推动国务院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落地,用真抓实干和真金白银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渡过难关。企业成本高企,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进一步帮助企业降低税费成本,降低用地、用能等成本,支持企业用好用足国家西部大开发、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各类专项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所有符合条件的工商业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各类园区企业可按有关规定由售电公司捆绑代理参与市场化交易。
第二,进一步降低市场门槛和保障市场公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地方的隐形壁垒还是客观存在的。成都市应加强破除隐性壁垒,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包容审慎监管机制,清理取消企业在资质资格获取、招投标等方面的差异化待遇,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政府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一个好的营商环境就是透明公平公正。要主动对接高标准国家国际经贸规则,为外资企业投资发展创造更有力的条件,让企业家轻装上阵干事创业,不断提高市场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第三,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当前,国家基准利率在进一步降低,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客观地讲,金融机构“嫌贫爱富”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的门槛还不低。成都市要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甚至融不到资问题,同时逐步降低融资成本。要扩大金融市场准入,拓宽民营企业融资途径,发挥民营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投资、股权和债券等融资渠道作用。成都市政府要加以引导,对经营有困难,但符合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方向、有前景的民营企业进行必要财务救助。
第四,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稳定预期,弘扬企业家精神,安全是基本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又强调了这一点。成都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有时需要企业经营者协助调查,这种情况下,要查清问题,也要保障其合法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保障企业合法经营。要严格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对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进行区分,让企业家卸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
第五,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成都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落到实处,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关心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家成长。各相关部门和地方的主要负责同志要经常听取民营企业的反映和诉求,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各级干部要加强舆论引导,正确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对一些错误说法要及时澄清,以更好地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推动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一道,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研究员 周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