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突围 智能化攻坚——川西北气矿强管理推动“数字气矿”建设迈上新台阶纪实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1-03 14:42:36 编辑:肖婷源 点击:
入冬以来,川北地区气温明显下降,掩映在崇山峻岭中的西南油气田川西北气矿首个数字化试点双鱼石气区,正开足马力投入今冬明春的天然气保供工作。与以往不同的是,而今的井站与净化厂,因数字化与智能化创新驱动的“源头活水”不断注入,保供的效率早已今非昔比。数字化与智能化带来的便捷高效处处可见,成为该矿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典范之作。
2022年12月31日上午10:00,川西北气矿宽敞明亮的调控中心,高端气派的监视屏分区域对所有生产区域实施实时监控,年产量突破22.8亿方,创建矿同期历史纪录。当班调度白立萍轻点鼠标,完成数据审核上报,他说:“数字化升级前,数据上报最少需要一个半小时,现在不到半个小时就可以轻松搞定,“数字气矿”建设,让我们亲切感受到了靠科技信息管理带来的实惠与便捷。”
2022年以来,川西北气矿以“油公司”模式改革目标为核心,打造数字化转型“强劲引擎”,当好“两化深度融合”实践者、“智能油气田”建设者和“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先行者,助力建设“双百亿”大气区,加大投入和管理提升力度,依托数字化突围、智能化攻坚,以科技赋能勘探开发、数智驱动稳产上产,走出了一条与科技创新同频共振,推动“数字气矿”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创业之路。
拓宽“千里眼”:硬件措施“扶一把”
硬件硬实力,大干快上成为推动“数字气矿”建设最美丽独特风景。
为拓宽“千里眼”,不惜成本,川西北气矿坚持硬件措施“扶一把”的安全发展理念,对作业现场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无死角的“天眼”行动,实现全感知时时触摸的动态监控管理创新模式。
剑阁天然气净化厂作为气矿首个数字化试点双鱼石气区的净化厂,在“数字化工厂”建设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按照“全面感知、自动操作、智能预测、持续优化”的思路开拓了数字化工厂建设的先河。
2021年,该厂大修期间,采用8套16通道远程IO实现了控制系统的快速扩容,进一步夯实了硬件的硬核实力。
目前,工厂采用DCS系统远程操作与摄像机联动的方式,实现污水区域18台机泵安全远程启停功能;通过自主设计和组态,实现空压机组“两用一备”自动切换控制。
该工厂副厂长张霖介绍,“数字化工厂”建设并非一朝一夕,每天面对的都是新挑战和新机遇。令他特感慨地是,自主创新永远在路上。“工厂自主设计并建成西南油气田公司内首套全自动液硫充装系统,是我和同事们的骄傲。”他说,“该套系统完全替代结片包装的硫磺销售方式,每年节约固体硫磺包装费用约62万元。投运至今,已连续安全运行15个月,完成液硫充装销售近10000吨。”
11月27日,双鱼001-Ⅹ8井集气站日产量稳定在195万方。“目前,站上当班员工只有7名,管理着5口生产井,如果按照过去传统模式生产,最少需要近30人才能满足日常生产需要,而今,只需四分之一的人员就可以高效满足日常生产需要,“数字气矿”建设受益最大的是一线当班员工。”副站长李巍满脸兴奋地介绍,“平时我们通过手持终端和集气站控制平台,完全可以满足与作业区调度和气矿调控中心进行实时互动,及时处置工作遇到的各种隐患和问题。”
打造“顺风耳”:技术力量“帮一把”
技术硬支撑,深耕细作将“数字气矿”建设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
为全力打造“顺风耳”,气矿坚持从“网络、自控、应用系统”三个方向进行技术革新,与生产、管理紧密结合,以技术力量“帮一把”为落脚点,打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难点和堵点,为“数字气矿”建设扫清障碍。
2022年,川西北气矿先后完成天然气大厦汇聚交换设备升级,实现1000M接入和邛崃采气作业区“光通信”建设,将带宽10M提升至100M,有效提升了网络运行的稳定性。
12月19日,11时30分,江油作业区中39井间歇井自动开启,按照隔天生产的规律,2小时后自动关闭,日产气2500方左右,轻松实现颗粒归仓。
气矿信息管理部负责人唐瑜表示,今年气矿在剑阁礁滩气藏综合应用多元信息技术,形成基于SCADA、泄漏监测、人员定位、安防联动等技术为一体的高含硫风险管控体系,助力公司首个自营超深高含硫气藏安全平安全高效开采取得圆满成功。
近年来,川西北气矿与时俱进推动“数字气矿”建设持续发力,提质增效成效明显。开发科副科长练兴元介绍,截至目前,气矿共建自动开关井35套,今年新增15套,累计减少25人现场开关井工作量,每年节约人工成本500万余元,值班车辆运维成本35万余元。
2022年,气矿紧紧围绕“转观念、勇担当、强管理、创一流”主题教育活动,按照“自动化生产、数字化办公、智能化管理”目标,探索“一级调度、分片运维”及“厂区一体化协同”生产模式,整合“一张图”,实现全区域联锁和一体化管控。探索净化系统管控,开展自控系统提升、智能视频巡检、人员定位等,实现了智能辅助巡检和数字化管理。
截至目前,川西北气矿新区单井安全联锁、信息化、自控联锁实现100%,信息化设备在线率达99%以上,生产数据上传准确率达98.8%。生产井站信息化覆盖率94%,生产场站远程可视化覆盖率90%,网络通讯正常率99.8%,信息化设备正常运行率98.2%,生产信息化系统故障有效处理率97.5%,数据报表自动生成率97%,实现网络安全零事故良好佳绩。
培育“智多星”:协同办公“推一把”
人才硬道理,厚积薄发为“数字气矿”建设培育战略性高端人才梯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坚持人才先行,培育行内“智多星”,以协同办公“推一把”为支撑点,打造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黄埔军校”,人才培育创新不断。
6月14日,川西北气矿第一期“龙门山大讲堂”在江油顺利举办,围绕“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主题,邀请北京致远协同研究院首席专家胡守云和华为公司川藏油气行业首席架构师文晓分别讲授《从协同角度看数字化转型》和《数据使“能”——从华为实践看油气领域数字化转型》,深入浅出的讲解,令人耳目一新。
占领人才培育制高点。11月11日,川西北气矿首届勘探开发科技与信息创新大会在江油召开,在嘉宾的见证下,气矿与华为公司联合实训基地揭牌。这是西南油气田公司与华为公司建立的首个联合实训基地,旨在探索实用人才快速孵化模式,通过定期互派轮训、共享信息资源、形成长效机制。发挥双方在数字化转型、信息化及智能化领域技术经验和平台资源,助力打造“智能油气田生态产业链”,为“数字气矿”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练精兵,攻难关。11月15日至16日,川西北气矿首次举办自控系统故障应急联动远程技术比武,参赛选手通过“自控系统+视频+远程协作工具”远程方式协同作业,实战化能力得到进一步检验和提升。
2022年以来,川西北气矿数字化转型“软实力”收获颇丰,累计形成信息化相关合理化建议30余项,解决技术难题20余项。
截至目前,气矿协同平台应用2.0建设,坚持“业务主导,以用促建,急用先建,用中改进”的原则,完成95项业务业务需求,实现312张业务表单流程线上流转、移动办公,移动客户端覆盖率100%,业务平均办理时长由3天降低至0.5天,气矿业务闭环管理效率提升84%,促使业务管理更规范,线上办理+移动办公更便捷,员工减负降压更明显,提质增效更高效,从“要我用”转变为“我要用”,开启协同办公新征程新局面。(唐远茂 吴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