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成都纺专”)服装工程与设计学院以“双高建设”为引领,依托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工程“智慧服装实训基地”,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内涵建设,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实训职场化”的目标,在校内引进成都宏冠服饰有限公司,依据纺织服装产业真实生产过程,按照企业的管理规范和操作流程培养学生,全面实施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教学实践,赋能专业群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四化”融入、数字赋能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企协同产教深度融合
服装工程与设计学院协同西南纺织服装职教联盟建设以智慧服装制造产业链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基地,依托校企共享特色纺织服装大数据实训中心,建联设计、销售、制造数据的服装智能制造反应系统,围绕服装产品3D设计、智慧零售和智能制造,分别引入格林兄弟科技有限公司、雷迪波尔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宏冠服饰有限公司共建以“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为技术基础的“数字+”智慧服装实训基地。开展服装智能制造实训,深度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共同构建学科专业团队、人才培养方案与应用型课程,促进并实现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有机衔接,并实现“一体化”建设。
“分级训练”、职场化教学创新实践教育体系,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基地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管理实施实践教育的培养过程。校企协同,共建“宏冠智慧服装产教融合校中厂”。根据专业群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实训、集中实践课程训练、职场岗位实践三个环节,建立分工合理、紧密衔接,形成从基础能力到综合运用的纵深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可满足职业技能大赛、社会服务、岗位技能培训和鉴定多维度需求。在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实施基础能力训练、核心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训练的“分级训练”实训教学模式。并将实训教学模式运用在专业群教学实践训练、社会服务、社会培训及技能大赛训练过程中,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产教一体、赛教融合”的实训模式,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工匠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多方协同、标准融入搭建校企共享共赢平台,全面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根据专业群人才培养需要,联合政府、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发挥西南纺织服装职教联盟作用,建设具有西南地区特色的六位一体高水平、强辐射、校企共享智慧服装生产实训基地。对标全国技能大赛标准,将竞赛知识点、技能点分解入实训教学项目,建成成都市时装技术世赛基地,承办省级及以上服装职业技能竞赛14项,培养全国技术能手3名。融入服装职业岗位标准,将设计生产活动与实训教学有机融合,合作开发实训项目、工作手册式教材和项目化实训课程,开展面向产业工人、社会人员缝纫工、制版师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累计完成1.2万人日的社会培训,极大地促进了四川省服装技能人才的培养,有效支撑服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