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飒飒拂高粱,丰收乐曲奏无边。金秋九月,红彤彤的高粱层层叠叠地铺开在合江县尧坝镇白村的田野上,穗粒饱满,随风摇曳。趁着天气晴朗,村民们正抓紧将地里的高粱收割晒干,干活虽累,但大家心头更多的却是高粱丰收带来的喜悦。承载着村民致富兴村希望的高粱丰收图在尧坝镇白村的田间地头上缓缓展开。
难以想象的是,如今一派“丰”景的高粱地,在此以前却是一片荒地。
为有效整治村里撂荒地问题,白村在前期调研时发现高粱具有抗旱节水、耐瘠薄、适应性广、节省人工等优势,十分适合作为村里的特色经济作物。随即,白村“政协有事来协商”议事室便积极联系在外乡贤能人,通过打好“感情牌”的方式,希望他们利用自身技术、资金、人脉等资源优势来助力家乡产业发展。
在异地乡贤的牵线搭桥、村“政协有事来协商”议事室和村“两委”班子集体的不懈努力下,白村最终成功与郎酒集团签订合作协议:由郎酒集团提供高粱种苗并在高粱种植期间提供技术帮助,而村民则为其代种高粱,待成熟后,郎酒集团再进行收购。
高粱丰收入粮仓,村民颜笑鼓腰包。“今年白村高粱喜获丰收,1200余亩高粱合计总产量达到了120吨左右,按郎酒集团每公斤7.5元的收购价,全村光高粱种植方面的收入就将达到90余万元,惠及全村400余户,户均增收2200余元。”白村“政协有事来协商”议事室成员、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中云笑着说道。
通过村集体主导、村民种植、企业包销的“订单式”高粱产业链的方式,白村在有效整治撂荒地保障耕地进出平衡的同时,发展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让许多村民居家务农也可以获得足够的收入,有效提升了村民幸福感。
下一步,尧坝镇白村将以现有的“订单式”高粱产业链为基础,进一步扩大高粱产业规模。白村计划明年在现有1200亩的基础上再增种高粱600亩,并探索优化包括育苗、移栽等在内的高粱种植技术,同时,推动高粱产业在酿酒、窖藏、销售和文化展示等方面的全方位发展,着力打造白村“产”“藏”“销”“品”四者合一的高粱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台。
通过村“政协有事来协商”议事室主动作为,白村正在走出一条“用心议事钱粱互增,用情协商村企共赢”的乡村特色发展路。(税斌 曾翔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