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净土阿坝看见美丽乡村——阿坝州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来源:阿坝州乡村振兴局 时间:2023-08-24 11:21:42 编辑:张夏桐 点击:

这里是一见倾情、再见倾心的童话世界,

这里是雪峰林立、碧水天青的天国花园,
这里是千年瑰丽、静谧修心的人间仙境,
这里就是——熊猫家园、净土阿坝。

阿坝州地处四川省西北部,幅员面积8.42万平方公里,辖13个县(市)和卧龙特别行政区,174个乡镇、1154个村(居)委会,户籍人口89.7万人,是全国唯一的藏族羌族自治州,是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经过的革命老区,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近年来,阿坝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围绕“一州两区三家园”战略目标,紧扣“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主线,一手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手抓全面乡村振兴,如今的阿坝,满目新景,一幅业兴、民富、村美、人和的美丽城乡图景在雪域高原已然展开。

【第一篇章】巩固好成果展现新成效
曾经,这里是一片贫困肆虐的土地。2013年,全州13个县(市)均为深度贫困县(市),有贫困村606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36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14.5%。
“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十大行动”......聚焦摆脱贫困,阿坝州各族干部群众奋力书写新时代脱贫新篇章。2020年,全州13县(市)以99.22%的群众平均综合认可度高质量实现脱贫摘帽,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阿坝州聚焦“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巩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体系,压实责任清单,积极构建“1+1+37”政策体系,抓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创新实施“产业、就业、消费、金融”四大增收工程,1094户4858人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全州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巩固提升,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同时,阿坝州聚焦重点帮扶县村、易地搬迁后续扶两个重点,科学划定重点帮扶县示范区、提升区、加快发展区、追赶发展区“四类”片区,创新探索推行“123”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机制。累计投入各级衔接资金52.93亿元,实施巩固提升项目3567个,一大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民生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一路走来,从农区到草原、从藏寨到羌乡,在净土阿坝,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号角响彻山乡村寨,一幅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

【第二篇章】衔接新任务共奔富裕路
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百姓富。
阿坝州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核心支撑,立足资源禀赋,围绕“6+N”高原特色农牧产业新体系,深入实施“特色农牧产业+”、“全域旅游+”、“互联网+”等产业发展模式,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做足“土特产”文章,建成现代经济作物标准化基地110万亩、特色产业加工园区48个、新增标准化养殖场218个,培育农业产业化州级重点龙头企业56家、专业合作社6145个、家庭农场3015家。
全面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红原县唐日合作社采取放牧+舍饲养殖方式,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户”的“抱团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牦牛标准化养殖,让牦牛从“个体户”变成“集体户”。理县卡子村,发展百亩车厘子采摘园、百亩核桃种植园,大力推动农旅融合。茂县赤不苏村推出“三个一亩”复合种植模式,实现增粮、增产、增效益三重目标。金川县以绿色发展为画笔,着力打造“川西北最大田园综合体”,推动生态的“高颜值”转化为发展的“高质量”。阿坝县大力推动黑青稞深加工项目,青稞由“温饱粮”变成“致富粮”……
品牌引领农业高质高效。加快推进“净土阿坝品牌+”区域品牌培育联动模式,打造区域品牌监管、推介、营销、服务四大平台,“净土阿坝”获全省十大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三品一标”农产品累计达208个,认证“净土阿坝”品牌产品187个。
集体增收,村民受益。积极探索资源资产入股、资金入股、租赁经营等培育壮大集体经济模式,深入实施“村集体经济攻坚计划”,全州登记赋码集体经济组织1113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经营性收入1.29亿元。
绿色的“菜篮子”、生态的“果盘子”、特色的“礼袋子”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汶川樱桃、茂县李子、小金松茸、金川雪梨、九寨沟刀党参、高原牦牛、藏系绵羊、维C之王沙棘、川贝母、虫草等一系列“藏字号”“羌字号”系列产品逐步走出大山,一大批“土特产”和农牧品牌脱颖而出,广大农牧户群众在特色产业发展中尝到了“甜头”、有了“盼头”。

【第三篇章】建设新乡村扮靓新家园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阿坝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抓点示范、串点成线、点线成面”,高质量推进“三家园”建设,积极找寻美丽路径,打造美丽颜值,追求美丽品质,实现32个乡(镇)、145个村的一路“美丽前行”,正从“眼前美”迈向“立体美”,从“一处美”变为“一片美”,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一个个精彩的发展故事正在热力上演,一座座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幸福乡村正粲然绽放。
此外,阿坝州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深入实施农村“三大革命”,全州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设施覆盖91.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到52.1%,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2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1个、省级生态县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6个......一个个跃动的数字,见证了绿水青山定能收获金山银山。壤塘县创新实施“五三”行动,全面推动干净家庭、洁美村寨、美丽乡镇建设。汶川县曾经的赵公村是“厂矿、稀泥、烂路”的工业小村,实施绿色转型发展,蜕变为“生态、美丽、宜居”的康养新村。
村有千百样,美景各不同。从“云上新田园”的金川县金马坪村到“一步一景、步步应景”的九寨沟县芝麻南岸村;从“古道驿站、秘境藏寨”的松潘县元坝子村到“麻都之乡、椒香镇坪”的松潘镇坪村;从“探秘千古情、走婚色尔古”的黑水县色尔古镇到“花语藏寨”的马尔康市洛威村……一个个美丽乡村风姿绰约、秀美生辉、跃然而出。
如今的阿坝,美景如画、产业兴旺、生活如诗,“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县一风光”的全域大美格局正不断形成,也不断提升着阿坝儿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美丽乡村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第四篇章】党建聚合力绘就新画卷
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奋楫扬帆,行稳致远。近年来,阿坝州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振兴”的工作思路,以“两联一进”全覆盖群众工作为抓手,落实州级领导包县、县级干部包乡、州县部门包村、各级干部包户的“四包责任”,党政领导、行业实施、县(市)主体、社会参与“四位一体”工作体系高效运行。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深入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大力实施人才招引、定向培养、在职培训、帮扶带动等人才培养行动,招引急需紧缺专技人才579名,培养高素质职业农(牧)民800余名,1829名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进村入户、145名国家科技特派团成员和118名省科技下乡万里行专家奔赴一线、84名医疗“组团式”帮扶干部人才到岗履职,真情帮扶、贴心服务。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全面构建“一核三治”基层治理体系,持续健全乡村分类转化提升长效机制,大力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和清单制,深入推进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和移风易俗专项治理行动,广泛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全面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显著增强,乡风文明之花绚烂绽放。累计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6个,全国文明村镇15个,省级文明村镇27个、州乡文明村镇385个;创建5A、4A、3A级村党组织105个,3900多个党组织、8万多名党员始终是坚如磐石的战斗堡垒、干事创业的先锋模范,汇聚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点燃基层党组织建设“主引擎”,推动乡村振兴迈上“高速路”。
草木萌动,沃野复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阿坝新征程中,阿坝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举全州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阿坝州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希望的田野更加充满活力,“让老乡们生活越来越红火”,奋力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阿坝新篇章!(阿坝州乡村振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