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才能吃得“香”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8-22 18:36:44 编辑:张夏桐 点击:

所谓“苦”看似是对人生的修行,自我价值的提升,更是对青年人精神上的淬炼。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中指出:“组织上安排年轻干部去艰苦边远地区工作,更是信任和培养,年轻干部更要以此为荣、争先恐后。”
对青年人来说,担几次责任,担子才能扛起来;扛几次重任,本事才能硬起来。要鼓励年轻干部以实干笃行的态度奉献在前,敢于吃苦的牛劲动力冲锋在前,让苦成为我们的老师,教我们去奋斗、去拼搏,用“苦”培育出甘甜的果实。
吃苦是“特权”。彭德怀曾说:“我彭德怀参加共产党,党给我的唯一‘特权’,就是带头吃苦”。党员干部要带头站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坚定立场,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吃苦在前、不求享受,当好岗位上“不松劲”的螺丝钉。我们的不容易是在复杂严峻的环境中斗严寒、战风沙,但是在党给我们工资待遇和生活保障等方面,还有什么理由去叫苦叫累呢?今天,不管是在高山海岛还是边疆大漠,条件都好了,但吃苦精神不能少,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这是先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不管在什么时期,党员干部不能把吃苦和享受的顺序颠倒,不能把吃苦“特权”转化为享受的“特权”,不能把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淡化,始终保持为天地立心的远大抱负、胸怀为生民立命的高尚情怀,永葆党员干部的政治底色。
吃苦是“味道”。人们常说“苦尽甘来”,甜能给人带来愉悦,但是它来得快、去得也快,不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苦却是需要慢慢咀嚼才能品尝出来,就像一盏清茶,只有细细品味其中的苦,才能够回甘,而这种感觉是余味绵长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是一个曾绝密28年的名字,在没有苏联资料援助的情况下,在数百个日日夜夜中研究出了氢弹的设计方案,终于在罗布泊深处试爆成功,那是他们心中无数个日夜迸发出的骄傲与喜悦。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暂且把每一个阶段比作是长途跋涉的旅途,每当我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沉浸在喜悦中时会不会想起曹孟德的诗句“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呢?每当我们和朋友侃侃而谈或是深夜独自遐想,深藏在心底的往往不是稍纵即逝的幸福和甜蜜,而是那些一路走来的苦难和不易。苦,常伴我们左右,它并不是我们的对手,更不是我们的天敌,更多的时候是与我们形影相随的好友,正是因为有了它,我们的成长才有意义,我们的道路才会精彩。
吃苦是“青春”。青年人就是要“自找苦吃”,这是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在给习近平总书记信中的话,这就是中国青年的精气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度过了7年的知青岁月,几乎什么活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是乡亲们眼中“吃苦耐劳的好后生”。回忆那段记忆,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自找苦吃’。”我们有很多脱颖而出的“年轻人”都是靠着甘愿吃苦、任劳任怨的精神态度,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在前、想在前、干在前,不断提升能力、磨练意志,才能经得住风高浪急的考验,成为单位建设的中坚力量。在某种意义上,“自讨苦吃”的过程,往往是提升本领、收获经验的过程,当然也会面对许多困难和压力,很多时候会尝到许多心酸的苦楚。但是如果只看到了失去和不容易,遇到困难就停滞不前,甚至总想着去放弃,那么脚下的路也必定不会长远。青年人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气概,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以越是艰难越往前的魄力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才能苦尽甘来,回味无穷。(郭俊懿 赵景瑞 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