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大家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更要牢牢牵住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将“经济发展”、“文化振兴”、“精微小事”等全面纳入巩固与拓展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中,打好三套“组合拳”,筑牢基层战斗堡垒,让“红色旗帜”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建强基层“堡垒”,发挥“雁阵效应”。2021年中央文件提出,依托乡村特色优质资源,筑牢基层党建战斗堡垒,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能够让乡村经济的发展从“输血”转向“造血”,彻底激发内生动力。要以强党建为统领,以全面提升基层干部实干苦干为切入点,探索“产业+党建+突出党员先锋队”的做法,在村集体经济、项目建设上建立起党组织的领导,着力把各党支部打造成攻坚克难、实干兴邦的坚实战斗堡垒,从而引导党员始终在一线争表率、当先锋,将基层党组织这一联系产业、服务产业、助推产业的“神经末梢”打造成乡村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引领重点项目“加速度”、“优质跑”。同时以经济增效,农民增收为最终目的,以延长农副产品产业链和提高商品率为突破口,着力发展深加工,聚焦产品提质增效,从而促进村集体经济生产的专业化、经营的集约化、管理的产业化,彻底解决生产前期的基础建造,中期的技术攻坚克难,后期的多环节销售一链条跟进,结合地域特色,全力促进农村产业规模化经营和高质量的发展,最终助力推进一、二、三产业的全面融合性发展。
突出文化“作用”,激发“内生动力”。乡村振兴既要外塑“形态”也要内修“魂魄”,既要“口袋满”,也要“脑袋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物质上的丰富并不是幸福的全部,精神上的富足才是幸福的寄托”,这就要求创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平台,把文化振兴助推农村全面发展贯穿到乡村振兴的全过程中,村(社区)党组织更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各村思想政治引领的关键,用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盘活本村高水平乡土文化能人志士,强健各村文化主要阵地,弘扬红色文化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同时要整合力量,特别是妇女、民兵等可通过自发组建“先锋”队伍,建强村(社区)综治联防会、红白理事会、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等多个力量群体,以开展“文明家庭”、“优良家风”等评选活动引导村民重拾节俭之风、重视传统孝道、保持和善亲邻爱友的积极心态,同时建好“党员调解站”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组建好村“文化活动室”,丰富日常文化娱乐活动,从而凝聚起干事创业与赋适闲暇的强大合力。
练好素质“能力”,提升“服务效益”“中共产党始终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通过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练就“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冲锋队”,以此强化提升干部的政治素质、担当精神,将“民有所呼,我必所应”的理念践行在擦亮“党员在身边、服务零距离”的切实行动中去,打通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同时精准发力,办好“小微”实事。对于群众来说,一盏照亮回家路的灯、一座连同外面的桥或者是一间澡堂、一处淋浴间都关系着群众的福祉和切身利益,因此,对于基层干部来说,就更要下足穿针引线、米粒雕花精细功夫,筑牢“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理念,小事必趋之、难事敢攻坚,“致广大而尽精微”,才能带领老百姓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为政之道,以厚民生为本”。为民奋斗没有“休止符”,惟有常思百姓疾苦、常谋富民之策,以共同奋斗推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共同富裕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书写时代“新篇章”。(吴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