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为镜 映照“人民至上”文明底色

四川甘洛《队伍建设 基层之声》系列(六)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04-19 23:06:00 编辑:吕纪元
心系群众如鱼得水,背离群众如树断根。“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一切为了人民,这是我们党百年来始终不变的初心。回望百年党史,就是一部在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中彰显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就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站稳人民立场,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历史。
以“矢志不渝”的为民初心,紧紧依靠人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要依靠人民,就是要主动深入基层,扎根人民,用心倾听人民呼声,了解人民期盼,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把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事情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增进干群的“鱼水情”。谋划发展,最了解实际情况的是人民群众;推动改革,最大的依靠力量也是人民群众。广大基层干部要秉承着“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的理念,通过与群众交心,积极听取群众意见,深入了解群众诉求,摸清当地特色优势,依托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广泛开展产业培育、链条延伸、品牌创建、市场对接等,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稳步升级,促进脱贫产业与乡村产业同步发展。依托州(市)级龙头企业以及农业合作社等,鼓励农民积极参与,通过发展产业吸收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稳定增收,不断壮大农村产业体系,夯实农村产业基础,继续推动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战略,让每个村都有靠得住的实体产业,让每一个群众的生活都能更上一层楼。
以“锲而不舍”的为民恒心,永远心系人民。千秋伟业,百年正是风华正茂时。要答好“人民至上”时代答卷,就需要我们以民为镜,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诉求。我们要有“锲而不舍”的为民恒心,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发力,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广大基层干部要以踏实之黄的狠劲,绘就出乡村振兴的“行动基色”。黄色是乡村泥土的颜色,也是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中行之践之的基色,基层干部要秉持“征实则效存,徇名则功浅”的信念,不怕鞋子沾泥土,百姓之事必躬行,多踏踏田埂,多走访群众,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强肌壮骨,增长才干;要发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作风,填好每一份表格,写好每一份报告,以务实的工作态度为民纾难解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要狠抓“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干劲,不怕光膀子花力气,以饱满的工作干劲昂扬斗志,抓好落实,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贯彻各种路线、方针、政策时,要细心体察人民群众情绪的变化,充分了解他们的希望和需求,在“兼听则明”中开阔视野、明晰思路,让每一项政策措施的落实都反映民情、体现民意、顺应民心。
以“滚石上山”的为民决心,牢牢根植人民。要把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每一件事办好、办实,就要以“滚石上山”的为民决心,顶着压力前行、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解决好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问题,厚植为民情怀,不断造福人民。为有效应对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新变化、新特点、新态势,广大基层干部坚持狠抓落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构建全覆盖、无盲点的疫情防控工作格局,做到疫情防控不松懈、健康守护不停步,以实打实的防控举措有效筑牢疫情防控壁垒。各村(社区)干部坚持“严”字当头,严格落实测温、核验“场所码”、戴口罩等防控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公共场所、聚集性活动的管控;坚持“实”字为要,对重点地区来返人员进行“回头看”,核实核细情况,确保排查管控一个不漏、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坚持“暖”字入心,强化人员培训,提升专业素质,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让疫情防控工作变得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服务理念的指导下,不管疫情发生在哪里,也不管有没有疫情发生,始终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时刻践行人人有责、人人平等的原则,这也是我国疫情得到良好的控制的重要原因,更是中国制度、中国道路、中国自信的有力彰显。
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紧密结合新时代新实践,紧密结合艰苦边远地区工作实际,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从而在基层平凡岗位上无私奉献,用心用情用力接待每一位来访群众。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用实绩说话,以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褒奖,最终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文/杨邦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