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12年,坚守刑事侦查第一线,凭着一双慧眼,洞察一切,用“痕迹”说话,破译罪恶密码,用实际行动为践行初心使命写下生动注脚,用亮眼的“成绩单”展示新时代女警最美芳华。
她就是朱蓉慧,今年37岁,凉山州德昌县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主任、痕迹检验助理工程师。经她检验鉴定的各类刑事案件痕迹物证80余件,在侦破30余件重特大案件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2016年以来,年勘验现场300余起,通过指纹破案25起;通过足迹、DNA串破案50余起,侦破30余件重大案件,成功侦破一起30年的积案。荣获县局嘉奖三次,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两次被评为德昌县“三八红旗手”, 荣获凉山州2021年度“十佳警察”,荣立个人三等功二次,两次被公安部评为优秀技术民警。
一滴“血迹”破解水渠沉尸之谜
2020年2月11日上午10时许,德昌县麻栗镇凤凰水电站工作人员在清理电站引水渠垃圾时发现一具男尸,立即报麻栗派出所。派出所民警迅速向局指挥中心和局领导汇报,同时打电话让曾到派出所报案称其父亲失踪的民主村村民李某勇前去辨认。
朱蓉慧等人赶到现场时,尸体还挂在电站清理垃圾的机器上。死者穿着整齐,衣服、鞋子包括鞋带均完好,头部有伤。
李某勇及家属辨认出死者就是“失踪”的李牵。
朱蓉慧和法医解剖尸体,发现头部损伤有疑问。受害人李牵存在被他杀的嫌疑。
中午13时许,朱蓉慧带上勘验现场的设备和政委胡兴赶到李牵家。李牵的房子坐落于整齐而安静的村楼中央,系两层半砖混结构楼房,门口有一个车库。
朱蓉慧取出头套、口罩、手套和鞋套,披挂上阵,在现场使用多波段光源和生物发现设备,仔细勘查现场。可是,现场已被人“处理”过了。朱蓉慧坚定、机警的目光对一楼的客厅和李牵卧室、厕所、厨房,楼梯间反复“扫瞄”。经仔细查看,在一楼客厅墙上发现有擦刮痕迹,墙面出现荧光反应;在楼梯间发现了五把铁锤,使用生物发现仪仔细观察,但没有发现可疑痕迹。来到二楼,朱蓉慧认真检查二楼的所有房间以及衣物等没有发现可疑痕迹。来到车库,里面停了一辆电动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很干净,没有杂质,感觉像是刻意“清洗”过。朱蓉慧对三轮车仔细反复“扫瞄”,终于在三轮车底部对应的地面上发现一处比绿豆大一点微量血痕。此时,朱蓉慧已经用激光勘验4个多小时了。她蹲在地上,取出一根棉签,小心翼翼的在地面上提取了可疑血迹。对现场复勘,在楼梯间的五个铁锤中,她发现有一个铁锤背面形状与李牵头部的伤口形状很相似。经州公安局刑事技术大队对提取物证检验,确定为死者李牵的DNA。为此,锁定了李牵家就是第一案发现场。
德昌警方立案侦查,成立“2•11”命案专案组。通过一系列的侦查工作,犯罪嫌疑人李某勇对大年初一杀害父亲李牵及伙同母亲张某用自家电动三轮车抛尸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母亲张某也如实交代了与儿子一起抛尸的犯罪经过。
李某勇在某大学读书,从懂事起,就讨厌父亲李牵。因为父亲游手好闲,经常实施家暴,毒打挣钱养家的母亲。大年初一,李某勇叫父亲喝酒后,借着酒劲,把所有对父亲的怨气都发泄出来,将其按倒在沙发上,用铁锤将其打死,并清理了现场。
让痕迹“说”真相,破案细微间。在案件勘查工作中,朱蓉慧始终坚持“万无一失,一失万无” 的标准和细致、精致、极致的工作作风,极具工匠精神,将最美的芳华绽放在破案路上。
一点“痕迹”让潜逃30年的恶魔落入法网
朱蓉慧是远近闻名的 “案痴”。她不仅有一追到底的精神,还有蚂蚁“啃硬骨头”的拼劲、冲劲、韧劲,对案件侦破总是全力倾注着智慧和心血,为一件件疑难案件侦破画上了句号。
1990年8月21日晚上,德昌县永郎瓷土矿厂18岁的姑娘李某被杀害后强奸,身亡后仍呈怒目圆睁状态……
朱蓉慧:一双“慧眼”破译罪恶密码
刑事技术技术人员在案发现场寻找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蛛丝马迹。可现场被凶犯蓄意破坏伪装了。只在李某身上提取了衣服检材,其余没有任何痕迹、物证。
德昌警方通过各渠道和侦查手段相继排查出重点嫌疑人30余人,经核查,最终全部否定。
办案民警将提取的物证送到有关权威部门作技术鉴定,也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
到1990年底,德昌警方出动数千人次警力,穷尽一切手段,做了大量调查走访工作,但受限于当时的侦查条件,侦破工作步入绝境。
凶手就此消失在警方视线。几十年来,受各种条件所限,德昌警方一直迟迟未能锁定犯罪嫌疑人。
我们年轻一代要接过“接力棒”,给人民群众一个交代。朱蓉慧调到德昌知道李某被害案积案后,暗下决心。
“侦破工作一次又一次失败了,李某被害案没破,我们能不能另辟蹊径,从物证入手寻找破案突破口呢?”多少个难眠的夜晚,朱蓉慧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天深夜,她的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
朱蓉慧把李某被害案等多起命案积案物证清理出来,通过这批物证,先后破了“2009•10•28”命案、2010年重伤案,但是李某被害案等几起案子没有做出来。
2018年10月,朱蓉慧因产后身体状况不佳,整天躺在医院病床上。虽然身体虚弱,骨瘦如柴,但她心里想着的是李某被害案,有时连做梦都想的是破案。
2019年2月,朱蓉慧刚刚勉强能正常走路,就心急似火地要求上班了。她再次把所有命案积案物证清理出来,送检到州局刑事技术大队,但李某被害案还是没有头绪。
面对一次次挫折,朱蓉慧对李某被害案件却没有放弃。9月初,她又继续把相关案物证拿来做检验。她反复看卷宗及各种材料,废寝忘食,对现场资料铭心刻骨。她盯着电脑,心无旁骛,一坐就是一天,在网上查阅海量的强奸案资料,特别留意精斑痕迹,她始终认为保存完好的物证DNA应该做得出来。
朱蓉慧又专程到30年前李某被害案的案发地察看。沧海桑田,当年发案的平房已“长”成高楼。她边走边看边思考着罪犯作案可能出现的细节。想着想着,她突然看到路边有一朵怒放的小花,这使她想起了遇害姑娘李某。看到这朵小花在阳光里摇曳,她的眼睛湿润了。
2020年9月29日,朱蓉慧又准备送检李某被害案件物证时。一个同事绝望地说:“这个案子30年了,做不出来了。”她说:“不管做不做得出来,只要还有一线希望就不放弃。”送检后,她主动和州局刑事技术大队检验人员沟通。一次、两次……很多次的讲述和探讨案情,她把当时尸体实际状况,物证状态,都详细给做检材人员说了,这样做检材的检验人员结合之前选的几个位置来分析后,在提取检材的点位上作了一些变动。
2020年10月11日,案件的物证终于做出了有效的DNA分型,经过入库比对,立即比中了嫌疑人阿某。德昌警方迅速展开落地侦查,两天后阿某落入法网。经审讯,阿某交代了30年前杀人强奸的犯罪事实。
“最大的幸福就是看着案件成功告破,那一刻再苦再累都值了!” 朱蓉慧说。
一幅“素描”令警花感动流泪
作为女民警,在案件勘查工作中,朱蓉慧从不叫苦叫累。不论白天黑夜,不论雪雨风霜,枕戈待旦,永远保持临战状态。一有刑事警情,她总是凭着一股坚韧和执着,像“打仗一样”奔向案发现场。破译游丝微尘般的痕迹密码,是她的日常“作业”;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开会、学习活动等工作也是她必做的“功课”。她还是“双警”家庭,尽管工作从年头忙到年尾,但她总是想办法干好工作,照顾好家人,教育好两个孩子。她常常把大女儿果果带到办公室,边加班,边辅导女儿做作业。
2020年3月的一天晚上,朱蓉慧带果果到办公室,加班写“2020•3•23”命案现场笔录、分析现场物证。夜很深了,县城里居民楼的电灯渐次被黑夜吞没,她仍一脸倦容坐在电脑前,红肿的双眼盯着屏幕,纤纤素手时而移动鼠标,时而敲击键盘。蓦然回首,果果趴在桌上睡着了,一张洁白的A4纸上画着一幅素描:一个女警在工作,旁边一行小字:妈妈,您辛苦了!
朱蓉慧顿时感动得流下了热泪。如烟“苦”事浮上心头……
2012年5月,朱蓉慧婚期临近,佳期待即,她心里喜滋滋、乐悠悠,萦绕着一串温馨的梦。可是,辖区突然连续发生2起爆炸案。为寻找爆炸残留物,她和同事每天在烈日的“烧烤”下,蹲在案发现场,一寸一寸的刨地、筛土,脸上冒出豆大汗珠也没时间擦,一干就是半个多月。终于锁定痕迹,揭开真相,但她成了婚礼上脸面最黑的“非洲”新娘。
2017年的夏天,骄阳似火,德昌县青山村发现一具无名尸体。接警后,朱蓉慧和同事在几位村民的引领下前往现场。还没有到现场,就先闻到了一股浓烈的恶臭味,原来受害人尸体已高度腐烂。村民们一边呕吐,一边回头就跑了。她和同事在腐尸现场工作7、8个小时后从村子里出来,身上沾染的腐尸臭味令相遇的村民躲得远远的。
2021年2月23日,辖区发生一起涉林案件。当天下午,朱蓉慧在学校门口接放学的女儿,突然接到局领导的电话:“有案件,赶紧上山。” “好的,我马上来。”因从事禁毒工作的老公县外办案,挂掉电话,她叫来表妹来接女儿,自己迅速跑到办公室收拾装备,又一路小跑着奔向案发现场。侦办过程中,她和同事带着干粮在陡峭的山林中每天数十里搜寻,连续5天昼夜不停,加上野生荨麻蜇伤后过敏,体力消耗,一次次踉跄跌倒,手腿摔破,但她忘记了疲劳和伤痛,最终把关键证据找到,让犯罪嫌疑人受到法律制裁。
“因为刑事技术可在更短的时间破译罪恶密码,还百姓以公道,还人间以正义的蓝天。所以,我对我的专业越来越热爱。”朱蓉慧说。(杨科 赵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