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越西:发挥人大职能 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6-02 19:38:21 编辑:吕纪元
引言:党的十九大从党和国家大局出发,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全面擘画了中国乡村发展的美好未来,把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近实施的《乡村振兴促进法》也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乡村振兴促进工作进展情况。
四川省越西县人大常委会将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主战场,围绕“振兴什么”“谁来振兴”“怎么振兴”等关键问题,运用法律手段,创新监督方式,完善监督方法,落实“十四五”监督工作方案,构建“一年一主题、一年一重点”监督体系,年年深入、次第推进,为开创乡村振兴越西篇章贡献人大智慧。
围绕“振兴什么”  在监督措施上用力
一是立足总体要求,科学制定监督方案: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越西县人大常委会聚焦着力点和突破口,按照“一年一主题”思路,把五项要求逐年分解纳入年度工作计划重点。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当地把花椒、苹果、养殖业纳入年度监督计划,推进现代产业加速发展、群众持续增收。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要义,将把乡镇区划调整、行政村合并、森林草原等涉及美丽乡村的要素纳入监督内容,满足群众需求。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当地把移风易俗、基层组织管理现状等列为监督方向和调研课题,通过“现场把脉”“组合出拳”“持续跟踪”等办法,助力乡村振兴。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当地把基层治理、禁毒防艾等纳入年度执法检查和工作监督计划,坚持一线工作法,及时提出科学有效地意见建议。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终极目标。当地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等纳入工作计划,通过听取专题报告、开展专题视察等方式,促进群众菜篮子满起来、钱袋子鼓起来。
二是立足振兴目标,切实强化调查研究:
“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是乡村振兴的目标。越西县人大常委会将把调查研究作为重大任务,找准切入点和关键点,形成有深度、接地气的调研报告,提出有质量、有措施的意见。坚持精准选题,把产业发展、劳务输出、基层治理、合作社发展等作为重大调研课题,主任、副主任领衔调研,推动乡村振兴基础扎实、成效显著。
当地注重调研成果运用,建立县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与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认真研究调研报告中的意见建议,督促县政府将政策、资金、人才等向农村倾斜,精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与实施,并注重跟踪监督,持续助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改革调研方式,摒弃“为调研而调研”的不良做法,当地采取县人大代表采取蹲点调研、专题调研、现场协调等形式,扩大参与范围、扩大调研领域,力争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不同层级提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意见建议。
三是立足路径定位,不断优化监督方式:

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领域,越西县人大常委会将优化监督方式,科学运用执法检查、视察调研、专题询问等手段,护航“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规划融合、空间融合、产业融合、生态融合。
首先着力产业振兴,确定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产权制度改革等议题。认真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查、执法检查,督促县政府加大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力度。
其次着力人才振兴,高度重视农村人才大量外流和教育、卫生行业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等实际问题。组织开展座谈交流、调研等活动,收集社会各阶层意见,及时建言县委在人才引进、人员补充、待遇保障等方面制定工作制度,形成以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打通上升平台和通道的科学体系。
再次着力文化振兴,坚持以文昌文化为魂,彝族文化、尔苏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商旅文化为补充,运用人大平台,推广“城区”“景区”“园区”为纽带的文化发展特色模式。
最后着力生态振兴,坚持每年听取县政府生态建设专题报告的良好做法,延伸监督链条,推行“审议—意见反馈—满意度测评”联动机制,增强监督的权威性和实效性。着力组织振兴,以本轮村两委改革、基层换届为契机,选好用好新一届代表,推动基层组织和人员提升战斗力。 
围绕“谁来振兴”  在决策手段上着力
一是以投入为导向,督促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实施乡村振兴,必须要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越西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认真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对县委作出的重大决定、重要部署及时通过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定程序上升为人民的共同意愿和自觉行动,坚决与县委在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
越西县人大对县政府作出的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重大资金安排、重大产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提前介入,及时以人大决议、决定等形式对外发布,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
当地建立完善年度履职评议机制,将乡村振兴推进情况作为县政府副县长、各局局长述职的重要内容,对推进不力、履职不力、测评结果不过半的同志,及时“亮红灯”“亮红牌”,切实压实推进乡村振兴的责任落地。
二是以群众为主体,引导群众发挥主力作用:

越西充分尊重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不断通过多方努力,汇集民智、聚集民财,合力推进乡村振兴。
当地以脱贫攻坚“四个不摘”为依托,当地以发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和机关联系村为引领,坚持苦干、苦帮、苦带,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做优“自留地”,细耕“责任田”,使县人大常委领导同志和机关联系点成为乡村振兴的示范点。
此外深入开展执法检查,推动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居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和相应的法律责任得到落实,坚决避免在以往工作出现的“政府干、群众看”“躺在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等现象的发生。
三是以社会支持为载体,倡导社会力量发挥助力作用:

越西充分发挥人大联系范围广的优势,在资本引进、项目落地等方面持续予以关注,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越西乡村振兴。
当地在发挥人大代表组织优势,动员和鼓励更多人大代表在“参战”的同时,引进更多资本、项目、人才融入乡村振兴大局。
此外,运用好审议手段,适时听取县政府社会帮扶项目、资金、力量使用情况报告,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议,并督促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强化工作对接和信息发布,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的强大合力。
围绕“怎么振兴”  在工作力量上致力
一是选好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越西县人大以乡镇、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为契机,优化代表结构,注重代表性质,切实把农村优秀人才吸引到人大代表的职务中来。
县人大指导乡镇做好乡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依照四川省、凉山州的相关规定,结合县域实际,及时出台指导性文件,把乡村“经济能人”“种养能手”“产业大户”等选举配备到乡镇人大代表中,以此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产业融合发展的引领作用,促进乡村振兴稳健推进。
此外,选优配强县级人大代表,增加基层代表比例,把在基层中具有群众联系广、在群众中有威信的基层人才选举到县级人大代表中来,带领群众致力于乡村振兴。
二是管理和培训好人大代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人大代表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具备较好的素质、良好的形象、开拓创新的精神。
越西县人大常委会将把人大代表管理与培训作为重要任务,在实处用劲、细处用功。推进代表管理严格化,实行人大代表履职承诺制和述职制,对年度未提出意见建议、未向选区选民述职的代表,及时通过谈话提醒、履职评议等方式督促人大代表在乡村振兴中展现身手、务实作为。
县人大注重代表的日常培训学习,组织的有关乡村振兴的视察、调研、审议,邀请更多的人大代表列席,提升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和水平。
此外,组织开展专题培训,采取灵活可行、方便就近的办法,对人大代表进行法律、法规、党的政策和科学技术、政治理论、人大工作知识等的培训,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对所有人大代表轮训一遍,不断增强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人大代表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办理好代表建议,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代表议案、建议、意见和批评是人大代表通过实地调研收集民意、汇集民情的集中表达,办理好代表建议将会有力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
越西县人大常委会将完善办理流程、强化办理手段、加大督办力度,激发人大代表工作热情,通过代表建议办理,引导人大代表当好群众代言人角色,及时把群众针对水、电、路、住房、医疗、教育、就业、增收等热点、难点问题和脱贫攻坚、污染防治、重大风险防控、重要工程建设、重点产业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事关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问题,通过建议形式向上反应,督促相关部门贯彻落实,保证把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结语:监督就是支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人大责无旁贷。越西县人大常委会将主动服务发展大局,当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器”,促进政府积极作为,确保真正实现“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的乡村振兴目标。(阿加木呷 陈荣麒)